出自明李攀龙的《送杨子正还济南》
拼音和注音
dú shū cǎo táng shàng , zhuó yīng hú shuǐ q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读书:学习知识、技能等。
草堂:(名)茅屋。多指古诗人或隐士的住房:杜甫~(在四川成都)。
堂上:堂上tángshang∶尊长居住的地方。拜夫人于堂上。——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父母居住的正房堂上启阿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堂上阿奶仅汝扶持。——清·袁枚《祭妹文》
濯缨:洗涤帽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我家白云渚,落日掩孤城。
读书草堂上,濯缨湖水清。
古来失意事,不独名未成。
北风敝裘雪,谁见弃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