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祠

野庙凄凉向峡中,断崖无路一从容。
楚王神女知何在,云锁巫山十二峰。

作品评述

《神女祠》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野庙的凄凉景象,以及楚王神女的神秘所在。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神话传说的元素,给人一种幽远神奇的感觉。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野庙凄凉向峡中,
断崖无路一从容。
楚王神女知何在,
云锁巫山十二峰。

这首诗以野庙为背景,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氛围。野庙位于峡谷之中,断崖陡峭,看似没有通往庙宇的路径,但作者却以从容的姿态来面对这样的困境。

诗中提到了楚王和神女,这是一个神话传说中的故事。楚王为了寻找神女,但她的具体位置却被云雾所掩盖,就像巫山的十二峰一样。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了神秘和超凡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描绘庙宇的凄凉和神女的神秘,营造出一种幽远的氛围。作者运用自然景物和神话传说的元素,创造了一个迷离的情境,使读者感受到了神秘和超脱尘世的情感。这首诗词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汪元量独特的审美趣味和诗意,给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间。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全赵收燕至太平,朔方寸土比千金。氛祲一扫銮舆返,若个将军肯用心。

十里荷开菡萏初,我公初至有西湖。却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也无。

揣分新辞禄,扶衰又度秋。已将穷博健,更赖学忘忧。船护烟陂鸭,栏归草径牛。作劳何以慰,茅店问新篘。

一不成,二不是。建立乖宗,扫除失旨。

南北相看一岭分,长怀欲谒武夷君。个中果隐神仙客,握手交谈迥不群。

举世方贪禄,斯人只自怡。一官如涕唾,半世足遨嬉。心地陂千顷,生涯洒一卮。唯应郭有道,吾不愧为碑。

江梅的烁未全开,老倦无心上将台。人在江南望江北,断鸿声里送潮来。

工夫作用中宵昼。点化无中有。真气长存,童颜不改,底用呵磨皱。一身二五之精媾。积得婴儿就。试问霞翁,三田熟未,还解飞冲否。

堪笑龟堂老更顽,天教白发看青山。家居禹庙兰亭路,诗在林逋魏野间。略计未尝三日醒,细推犹得半生闲。今年况展南湖面,朝借樵风暮可还。

得得寻梅已觉迟,凭栏空赋惜花诗。流传远信人千里,漏泄春工雪一枝。照水丰容妃子浴,傍山瘦影伯夷饥。最怜清绝牵情处,月落参横画角悲。

江山阻且长,矫首乡关隔。空闺泣幼妇,憔悴失颜色。隐闵鹳鸣篇,寄彼西飞翼。剥封览情素,既喜复凄恻。别时梅始花,伤今食梅实。览古帝王州,结交游侠窟。千金沽美酒,一饮连十日。春风吹酒醒,始知身是客。杜宇啼一声,行人泪横臆。衣破谁与纫,发垢孰与栉。勿谓游子心,而不

一别迎銮十八秋,重来意气落旄头。平山老子不收拾,南望端门泪雨流。

平湖激水转山流,石涧萦纡走碧虬。料得丹青无貌处,白苹红蓼满汀州。

山通一水迳皇者,多少英豪出此途。传我飞来元羽翼,好风吹送过天衢。

又是春来虚不空。今朝斗撮和风。使我得飘蓬。前游云水,大路长通。虽是心慵身莫懒,但予好药名芎。服了身轻体健,积功积功。须上穹窿

赤壁梦醒时,雨洒玄裳湿。声欲闻于天,故向松梢立。

脍人肝与采山薇,举世营营为饱饥。始信洋洋而逝矣,已烹鶂鶂复哇之。伏雌雉亦防身害,畴昔羊能兆祸基。独有广文君卓识,残杯冷炙也牢辞。

一夜东风太放颠,草塘打破钓鱼船。赖渠自任修船费,无数乱堆榆荚钱。

七闽遍数刺桐州,自昔贤侯惠爱留。洛水桥新浑似昨,梅溪人诵不能休。近来善政称三最,相继清名照九秋。我别十年思一到,不知何日此心酬。

青娥埋没此江滨,江树飕溜惨暮云。文字在碑碑已堕,波涛辜负色丝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