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茶

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
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
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稚幼。
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
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
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
能忘流转苦,戢戢出鸟咮。
未任供臼磨,且可资摘嗅。
千团输大官,百饼衔私斗。
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

作品评述

《种茶》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他种植茶树的心境和对茶的品味。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
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
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稚幼。
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
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
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
能忘流转苦,戢戢出鸟咮。
未任供臼磨,且可资摘嗅。
千团输大官,百饼衔私斗。
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种植茶树的过程和他对茶的感悟。诗人将茶叶比作在松树之间生长的旅人,它们与松树一起苗条纤瘦。茶树尚未完全成长,还被丛生的荆棘所遮挡,但它们争相生长,相互交织。尽管茶树被上天所遗忘,但即使经过百年,它们仍然保持稚嫩的状态。即使紫色的嫩芽还没有完全成长,孤立的茶根依然独自寿命延长。茶树被移植到白鹤岭,土壤柔软,经过春雨的滋润后茶树迎来了连绵的阴雨,看似能够茂盛地生长。茶树能够忘却流转和辛劳,静静地在鸟咏声中生长。虽然茶树尚未用于磨制茶末的研磨,但它的嫩芽可以拿来品味。诗人借茶的比喻,表达了对世俗中权力斗争的厌倦,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园地中品味到纯粹的滋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茶树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茶树被比作旅人,与松树共同生长,象征着自然界万物的相互依存和共生。茶树的成长过程与诗人对流转和辛劳的遗忘相呼应,传递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诗中所描绘的茶园环境和种植过程,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使人欣赏到自然的美好。通过茶的象征意义,诗人抒发了对繁杂世事的疲倦和对纯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构思巧妙,用意深远,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指庭前、翠云金雨。霏霏香满仙宇。一清透彻浑无底,秋水也无流处。君试数。此样襟怀,顿得乾坤住。闲情半许。听万物氤氲,从来形色,每向静中觑。琪花落,相接西池寿母。年年弦月时序。荷衣菊佩寻常事,分付两山容与。天证取。此老平生,可向青天语。瑶卮缓举。要见我何心,西

舟子夜离家。开舲望月华。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灰飞重晕阙。蓂落独轮斜。

武帝时乘兴,金舆驻翠微。至今看草树,犹似被光辉。泉迸闻仙乐,云流见画旂。亭高重回首,冉冉下斜晖。

恶圆难与俗浮沉,野处穷居岁月深。青嶂於予偏有分,白云嫌道太无心。人间富贵皆尘物,世外风泉是好音。老去翛然竟何事,若非入静即閒吟。

缮性克知命,乡评行实尊。传经拾科第,彩服匝庭轩。韡萼专方面,良弓补谏垣。金坡振词笔,品藻不胜言。

白气一抹蚩尤旗,南斗北斗天两垂。西方荧惑耀芒角,初月吐魄来食之。去年天象已可骇,今年天象更可疑。春王正月暨三月,黑气几度摩晨曦。铜盘亭亭惨且淡,铁钹拍拍合复离。沙盆贮水静照影,眼乱两日欢童儿。移时妖氛渐引却,赤光如血铺庭墀。家无占书矒休咎,但效嫠妇颦双眉。

禅子自矜禅性成,将来拟照建溪清。南看闽树花不落,更取何缘了妄情。

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人远禽鱼静,山空水木寒。啸起青蘋末,吟瞩白云端。即事遂幽赏,何必挂儒冠。

山镇红桃阡陌,烟迷绿水人家。尘容误到只惊嗟。骨冷玉堂今夜。莫对佳人锦瑟,休辞洞府流霞。峰回路转乱云遮。归去空传图画。

正下搜贤诏,多君独避名。客来当意惬,花发遇歌成。乐地留高趣,权门让后生。东方御闲驷,园外好同行。

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万族皆凋枯,遂无少可乐。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

陂满风初漾,林明雪未残。路泥尤觉远,野阁不胜寒。军过开门少,村稀觅店难。忽逢新日色,久别喜相看。

长松盘青冥,郁与窗户封。许翁写生意,独得毫墨外。年侵日昏剥,拂拭自君辈。得非神物守,以待真赏会。翛然簿书暇,恍若岩壑内。举手扪紫烟,侧耳听清籁。苍林与老石,野性旧所爱。一从官都邑,兹游颇乖背。慰此痦寐怀,典刑亦足赖。幸当扫尘壁,促驾我其迈。

点点秋灯晚,翻翻宿鸟还。雨添羁枕睡,书伴小窗闲。僧阁荒寒外,渔村缥缈间。画工今代少,谁为写家山?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

声乐备陈,礼容罔武。相维辟公,虔奉玉册。皇则受之,慕形于色。既寿且康,兴天无极。

芄兰之支,童子佩□[1]。虽则佩□[1],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芄兰之叶,童子佩韘[2]。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岸傍草树密,往往不知名。其间有啼鸟,似与船相迎。

丈夫为世用,钓筑辞岩溪。不用身徇道,固可卷而携。侃侃紫阳翁,不践桃李蹊。淳熙用不终,归途此留题。坐令南岩高,万丈谁能梯。倘止论兹山,仅亦培塿低。今如岘首碑,千载令人悽。我辈何适莫,但观道合暌。鸟兽不可群,仲尼非棲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