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杂诗二十首

三洲滩口急,两水渡头来。
下过桓彝宅,上通严子台。
潺湲泻寒月,晃漾照春梅。
白鹭惊起处,鱼多见底回。

作品评述

《宣州杂诗二十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宣州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三洲滩口急,两水渡头来。
下过桓彝宅,上通严子台。
潺湲泻寒月,晃漾照春梅。
白鹭惊起处,鱼多见底回。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宣州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水流的奔涌和交汇,展现了宣州地势险要的特点。作者以水流为线索,将宣州的两个重要地标——桓彝宅和严子台相连接,表达了宣州地势的独特之处。

诗中的潺湲泻寒月和晃漾照春梅,通过描绘水面上月光的倒映和春梅的闪烁,给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感觉。这种景象与宣州山水的秀美相得益彰,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神奇。

诗的结尾描述了白鹭惊起的场景,以及水底鱼儿穿梭的景象。这一描写展示了宣州水乡的生机勃勃和繁华景象,也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生态的赞叹和喜爱。

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宣州地势险要、山水秀美的特点,以及宁静祥和的自然景色。作者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水流、月光、春梅、白鹭和鱼儿等元素,展示了宣州独特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幅美丽而宁静的山水画卷。这首诗词给人以心旷神怡、意境深远的感受,使人不禁沉醉其中,体味自然的美妙与奇妙。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日高霞散彩,松老鹤巢枝。坏壁诗犹在,纱笼何用之。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雨雪纷纷黑山外,行人共指卢龙塞。万里飞沙咽鼓鼙,三军杀气凝旌旆。陈琳书记本翩翩,料敌张兵夺酒泉。圣主好文兼好武,封侯莫比汉皇年。

软绫腰褥薄绵被,凉冷秋天稳暖身。一觉晓眠殊有味,无因寄与早朝人。

自家声,唱出谁能测。有个头青容白。正是石娥来应拍。身窈窕,腰如搦。偏柔软、舞婆娑,金璧珠,□都索。要皆令尽,酬此功格。才闻玉蕊香,正是琼花坼。两*藓藓同色。便使灵童令采摘。相合就、堪怜惜。呈妙妙、出玄玄,超碧汉,分明顾,动新音、永作仙客。

出仕惭无补,长年咏式微。天公怜我意,一旦许来归。

独与幽人臭味同,细看诗句酒杯中。霜林万木无颜色,只有孤标傲晓风。

屠苏对碧溪,霜草露幽蹊。顾我丘壑醉,知谁尘土迷。萝门窥窈窕,雪磴履高低。猿鸟未相弃,伴人烟树栖。

石田硗确万山隈,逢春荒年更可哀。尽日几人担米上,长年何处得钱来。扣门强贷刑难逭,闭户清饥死又催。不是乾坤刍狗汝,要令个个学颜回。

北固山前波浪远。铁瓮城头,画角残声短。促酒溅金催小宴。灯摇蜡焰香风软。落日烟霞晴满眼。欲仗丹青,巧笔彤牙管。解写伊川山色浅。谁能画得江天晚。

晚晴回玉勒,归路拥琼花。紫雾蒸山气,清辉荡日华。削波冰挂壁,髡树冻凝槎。劳役何须问,穷生更可嗟。

何期踪迹又迟留,行止於人自不由。梦境固知空似蚁,生涯却笑拙于鸠。碧涵一镜晴天阔,翠拥千峰宿雨收。从此公馀须杖履,未应草草度春休。

斫岩苍龙角,汲流紫云根。道人不绝俗,自然无耳喧。屋脊挂修岭,一日过千辕。此中但高卧,松风有清言。听之亦无有,风定松在门。炊成我欲去,独鹤鸣朝暾。

交柯乍百顷。擢本或千寻。枫子留为式。桐孙待作琴。残核移桃种。空花植枣林。幽居对蒙密。蹊径转深沉。

君月金斗盍自珍,持此量我非其人。欲我觅印如苏秦,我宁满吃三斗尘。

不见陶家门外柳,柴扉一径遥通。闭门终日掩清风。感君高节,绿荫向人浓。篱落萧疏鸡犬静,日长飞絮濛濛。先生一醉万缘空。经时高卧,不到翠阴中。

江梅难以蜡妆成,女手虽工未必能。香气恼人眠不著,若为学得定中僧。

采莲复采莲,盈盈水中路。鸳鸯触叶飞,卸下团团露。

光阴转毂,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学道参禅、要识取,自家本来面目。闹里提撕,静中打坐,闲看传灯录。话头记取,要须生处教熟。一日十二时中,莫教间断,念念来相续。唤作竹篦还则背,不唤竹篦则触。斩却猫儿,问他狗子,更去参尊宿。忽然瞥地,碧潭冷浸寒玉。

陌上朱门柳映花,帘钩半卷绿阴斜。凭郎暂驻青聪马,此是钱塘小小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