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露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
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湛湛露斯,在彼丰草。
厌厌夜饮,在宗载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
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作品评述

湛露翻译及注释

翻译
早晨露珠重又浓,太阳不出不蒸发。如此盛大的晚宴,不喝一醉不回家。
早晨露珠重又浓,挂在丰茂草丛中。如此盛大的晚宴,设在宗庙真隆重。
早晨露珠重又浓,洒在枸杞酸枣丛。光明磊落的君子,个个都有好名声。
高大椅树和梧桐,结的果实一重重。和乐宽厚的君子,处处表现好仪容。

注释
⑴湛湛:露水浓重的样子。斯:语气词。
⑵匪:通“非”。晞(xī):干。
⑶厌(yān)厌:一作“懕(yān)懕”,和悦的样子。夜饮:即晚宴。
⑷宗:宗庙。载(zài):则,一说充满。考:成,一说“考”通“孝”,另一说“考”指宫庙落成典礼中的“考祭”。
⑸杞(qǐ)棘(jí):枸杞和酸枣,皆灌木,又皆身有剌而果实甘酸可食。
⑹显允:光明磊落而诚信忠厚。显,光明;允,诚信。
⑺令德:美德。令,善美。
⑻桐:桐有多种,古多指梧桐。椅:山桐子木,梓树中有美丽花纹者。
⑼离离:果实多而下垂貌。犹“累累”。
⑽岂(kǎi)弟(tì):同“恺悌”,和乐平易的样子。
⑾令仪:美好的容止、威仪。仪,仪容,风范。

湛露鉴赏

  此诗四章,每章四句,各章前两句均为起兴,且兴词紧扣下文事象:宴饮是在夜间举行的,而大宴必至夜深,夜深则户外露浓;宗庙外的环境,最外是萋萋的芳草,建筑物四围则遍植杞、棘等灌木,而近户则是扶疏的桐、梓一类乔木,树木上且挂满果实——此时一切都笼罩在夜露之中。

  “白露”“寒露”为农历八、九月之节气,而从夜露甚浓又可知天气晴朗,或明月当空或繁星满天,户厅之外,弥漫着祥和的静谧之气;户厅之内,则杯觥交错,宾主尽欢,“君曰:‘无不醉’,宾及卿大夫皆兴,对曰:‘诺,敢不醉!’”(《仪礼·燕礼》)内外动静映衬,是一幅绝妙的“清秋夜宴图”。

  若就其深层意蕴而言,宗庙周围的丰草、杞棘和桐椅,也许依次暗示血缘的由疏及亲;然而更可能是隐喻宴饮者的品德风范:既然“载考”呼应“丰草”,“载”义为充盈,而“丰”指繁茂,那么“杞棘”之有刺而能结实不可能与君子的既坦荡光明(显)又诚悫忠信(允)无涉,更不用说桐椅之实的“离离”——既累累繁盛又历历分明——与君子们一个个醉不失态风度依然优美如仪(与《小雅·宾之初筵》的狂醉可对看)的关系了。只是至此还没有说到最重要的意象“湛湛”之“露”究属何意。

  前人大多理解湛露既然临于草树,则无疑象征着王之恩泽。若就二、三章而言,这也不差,只是以之揣摩首章,却不像了。露之湛湛其义蕴犹情之殷殷,热情得酒之催发则情意更烈,正好比湛露得朝阳则交汇蒸腾。

  此诗章法结构之美既如陈奂所言“首章不言露之所在,二章三章不言阳,末章并不言露,皆互见其义”,又如朱熹引曾氏曰:“前两章言厌厌夜饮,后两章言令德令仪”。后者需补充的是:在这两者之间,第三章兼有过渡性质(一、二承上,三、四启下)。雅诗的章法结构比风诗更为讲究,于此亦见一斑。

  音韵的谐美也是此诗一大特点:除了隔句式押韵外,前两章以一、三句句头的“湛湛”与“厌厌”呼应,去和二、四句句尾的脚韵共构成回环之美;至后两章则改为顶真式谐音,表现为“杞棘”的准双声与“显允”的准叠韵勾连,而“离离”的双叠也与“岂弟”的叠韵勾连(作为过渡,三章“湛湛”与“显允”的尾音也和谐呼应)。

湛露创作背景

  《小雅·湛露》属二雅中的宴饮诗。《毛诗序》:“《湛露》,天子燕(宴)诸侯也”,又《左传·文公四年》:“卫甯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答赋。使行人私焉。对曰:‘臣以为肄业及之也。’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卫国的甯武子出使到鲁国,鲁文公设宴招待他,还为他赋诗。甯武子没有辞谢,也没有赋诗回答。鲁文公让行人私下探问是为什么,甯武子回答说:“下臣以为鲁文公是在练习而演奏的。从前诸侯在正月到京师朝贺天子,天子设宴奏乐,这是赋《湛露》这首诗,天子坐在朝堂上,诸侯要听从天子的命令。”因为这是天子为诸侯设宴时才能赋的诗,甯武子不敢承受这样的大礼,所以他没有回答。可见《小雅·湛露》这首诗是天子宴请诸侯时才演奏的乐曲。至于所宴饮之诸侯为同姓还是兼有异姓,前人尚有争议。从《小雅·六月》的《小序》有“《湛露》废则万国离矣”来看,似应兼同异姓而言;唯诗中明明有“在宗载考”,古“考”“孝”多通用,而“宗”则不论解“宗庙”或“宗族”,总属同姓,可见诗本同姓贵族的宴饮诗,约春秋时已用为天子宴飨诸侯的乐章。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梵译千篇广,归心一念生。浮杯识海岸,持钵去王城。雨彴春莓滑,香盆漏叶轻。遥知守庵虎,先辨锡环声。

诗经

旋收雨夕放晴晨,禊月风光正可人。间白参红方是锦,疏桃散李不成春。

诗经

九月朔方城,河流已沍凝。毡车驰犯雪,乳碗饮兼冰。汗血宛西马,奇毛代北鹰。良材资国用,翘首即飞腾。

诗经

去年行遍浙东山,越绝重来岂偶然。秦望云深萦客恨,镜湖月白结诗缘。鹧鸪处处啼篁竹,舴艋家家泛钓船。行役自应多感慨,故山如许好风烟。

诗经

一峰高插丙丁间,南极星光伴我閒。不向仙君乞如愿,只从造物觅如山。

诗经

万顷风烟入酒壶。西山归去一狂夫。皇家结网未曾疏。情性本宜闲处著,文章自忖用时无。醉来聊为鼓咙胡。

诗经

放汝入长江,养教鳞角出。风云际会时,莫道不相识。

诗经

长才自昔恨平时,三入修门两鬓丝。瓮下可能长夜饮,花间却学晚唐词。潸然北顾关河水,简在西清日月迟。乘雁双凫沧海上,与君从此恐差池。

诗经

老去读书非少年,故怜觳觫尚加鞭。看竹偶然閒半日,归来还愧腹便便。

诗经

玉山前岁困倭夷,今日华亭更可悲。沙月如冰凋白羽,海烟为雾暗朱旗。石头已道朝烽合,扬子仍愁暮角吹。财赋东南忧不细,庙谟何以定安危。

诗经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诗经

草木无情,不问寒喧,开时便开。只黄花多事、偏怜隐逸、白头何老友相逢,清谈绝倒,休校刘郎去后栽。尊中物,胜他年千里,漫寄寒梅。神仙合住蓬莱。柰老母思儿忍不回。任耿庄槐老,休为痴梦,梅家酒熟,且浣溪怀。渭北江东,暮云春树,何日扁舟更此来。公知否,便连朝觞咏,能

诗经

三界里,有取总灾危。普愿从生同我愿,能于空有善思惟。三宝共住持。

诗经

横吹杂繁笳,边风卷塞沙。还闻田司马,更逐李轻车。蒲类成秦地,莎车属汉家。当令犬戎国,朝聘学昆邪。

诗经

南衙,予始相识。时初夏桐阴满庭,故有南衙清书之句少日竹林游,凤麟飞走。一段江山最英秀。南衙倾盖,满院桐阴清书。鬓华思此际、浑依旧。云梦心胸,文章山斗。好个经纶玉堂手。婆娑桂影,凉人露盘仙酎。一杯先领取、乔松寿。

诗经

书画生憎世上尘,不嫌蓑笠渺无津。扁舟去住浑林间,了是江湖旧散人。

诗经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诗经

垂虹夜吸吴侬水,画鷁朝飞张翰里。护客归来玉节闲,隐隐春光动浮蚁。倾盖鲈鱼故交砺,可人森父佳元理。著我中间醉却醒,旧管新收几年纪。

诗经

众口推文伯,何人识吏师。义襟惟古有,心地只天知。至死终无玷,平生本不欺。在公亡可憾,犹恨哲人萎。

诗经

霞下天垂宇,倚阑干、月华都在,大明生处。扶木元高三千丈,不分闲云无数。谩转却、人间朝暮。万古兴亡心一寸,只涓涓、日夜随流注。奈与世,不同趣。齐封冀甸今何许。百年间、欲招不住,欲推不去。闸断河流障海水,未放游鱼甫甫。叹多少、英雄尘土。挟客凭高西风外,问举头、

诗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