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沈周的《题画三首(其三)题张翚画》
拼音和注音
yān bō miǎo miǎo gǔ dù zhǎng , luò rì xíng rén dú qí mǎ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行人:(名)在路上走的人。
落日:(名)夕阳:~余晖。
渺渺:形容悠远;久远。
烟波:1.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2.指避世隐居的江湖。3.比喻文章波澜起伏。
骑马:乘马,人跨坐或侧坐于马上。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原诗
张翁年纪如伏生,读书不及绘事精。
为图亦自有古意,长幅短幅求人争。
老翁之笔随年老,墨泼绡上如帚扫。
横皴六丁凿龙门,竖皴溜雨泥墙倒。
一峰塞天云不流,特立万仞芙蓉秋。
石边白猿乱跳涧,木末红泥高见楼。
楼头杨花吹碧瓦,宛转春江带楼下。
烟波渺渺古渡长,落日行人独骑马。
似圭似远是非间,人道浓枯复似关。
自成高致那能到,我莫临摹觉手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