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州城下作

野霭初收见远汀,数株杨柳是官亭。
渔人各晚各归去,一阵风来钓具腥。

作品评述

《洪州城下作》是宋代徐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野霭初收见远汀,
数株杨柳是官亭。
渔人各晚各归去,
一阵风来钓具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洪州城下的景色和渔人的生活。清晨的雾气逐渐散去,远处的汀岸渐渐显露出来。官亭边上有几株垂柳,为这个地方增添了一丝官方的氛围。每天傍晚时分,渔人们各自回家,收起渔具,结束了一天的劳作。突然刮来一阵风,带着湖水的气息,钓具中的鱼腥味扑鼻而来。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洪州城下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场景。作者以寥寥数语勾勒出清晨的景色,霭气初敛,远处汀岸渐次显露,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诗中的官亭和杨柳为景色增添了一丝官方的气息,同时也暗示了城市的存在。渔人们在傍晚归去,象征着一天的劳作结束,回归家庭和个人生活。最后,一阵风吹来,带来湖水的气息和钓具中的鱼腥味,给人一种真实而生动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简短的描述,展现了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传达出时光流转和生活的真实感。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洪州城下的景象,让人仿佛亲身体验到了那一刻的宁静和生活的变化。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写景和抒情的特点,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作者所描绘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们的勤劳生活。

作者介绍

徐照(?~一二一一),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工诗,与同郡徐玑(灵渊)、翁卷(灵舒)、赵师秀(灵秀)并称“永嘉四灵”。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遍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有《山民集》(《瀛奎律髓》卷二○),已佚。有《四灵诗集·徐照集》、《芳兰轩集》传世。事见《水心文集》卷一七《徐道晖墓志铭》。 徐照诗,以一九二五年南陵徐乃昌据毛晋影抄残宋本刻《永嘉四灵诗·徐道晖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一九二八年永嘉黄群《敬乡楼丛书》本(简称黄本)、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芳兰轩诗集》五卷本(简称明本)、清顾修读画斋刻《南宋群贤小集·芳兰轩集》一卷本(简称顾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盘石垂萝即是家,回头犹看五枝花。松间寂寂无烟火,应服朝来一片霞。

乐道辞荣禄,安居桂水东。得闲多事外,知足少年中。药圃无凡草,松庭有素风。朝昏吟步处,琴酒与谁同。

西山和影浸空江,落木无烟带夕阳。立尽阑干秋思远,风鸦云雁两三行。

两载春风客,翩翩忆旧栖。林深喧鸟雀,水暖乱凫鹥。到处宜倾榼,逢人数杖藜。荷花难负约,飞语报云溪。

高士非求死,天教陨少微。云疑隐居在,犹傍岭头归。

朝随粥鼎蝉腹润,夜掩书帷鳏目眠。无奈暑威侵病骨,起来搔首斗垂天。

山居种苇意如何,相见沧江渺渺波。窗外近移秋色早,夜来偏觉雨声多。微风动叶蜻蜓立,暗浪冲根郭索过。谁解写成团扇面,萧萧残雪卧渔蓑。

积水与寒烟,嘉禾路几千。孤猿啼海岛,群雁起湖田。曾见长洲苑,尝闻大雅篇。却将封事去,知尔爱闲眠。

二址玄门尽扫除,太虚寥豁月轮孤。翻身直透威音外,著得狂花翳眼无。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北游兵阻复南还,因寄荆州病掩关。日月坐销江上寺,清凉魂断剡中山。披缁影迹堪藏拙,出世身心合向闲。多谢扶风大君子,相思时到寂寥间。

红药青绫心已灰,且从开士宿招提。半窗白月炉烟断,枫叶萧萧乌夜啼。

倦叟投床早,昏灯落烬频。鹊翻惊缺月,犬吠逐行人。未丧诗书业,犹存老病身。菊花行可醉,作意插乌巾。

柳变曲江头,送君函谷游。弄琴宽别意,酌醴醉春愁。恋本亦何极,赠言微所求。莫令金谷水,不入故园流。

楼下长江路,舟车昼不闲。鸟声非故国,春色是他山。一望云复水,几重河与关。愁心随落日,万里各西还。

东南三千里,沅湘为太湖。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婴孩寄树颠,就水捕鷠鲈。所欢同鸟兽,身意复何拘。吾行遍九州,此风皆已无。吁嗟圣贤教,不觉久踌蹰。

埋瓮东阶下,灩灩一石水。买鱼畜其间,鱍鱍三十尾。力微思及物,为惠止於此。无风水不摇,得志鱼自喜。涵泳藻与蒲,永不畏刀几。饭罢时来观,相娱从此始。

一径杉松驻晚烟,渐看台影入云间。江拖缟带萦危堞,地注青螺出远山。当日英雄无复见,此时箫鼓有谁閒。我来应被藤萝笑,尘满衣冠盍厚颜。

白日无偏照,玄冥不作难。有炉如许大,无地可言寒。书腹夤缘晒,禅心邂逅看。呼儿来共此,形影未孤单。

梅花台越路,来往此番新。风月三间屋,乾坤六尺身。枕中铅汞术,笔下蕙兰春。听说西江事,庐目面目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