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南沙河题壁四章叠前韵示钱同年(其四)》
拼音和注音
liǎng dì sān nián rú yǐn xíng , yī shí qiān lǐ gòng guān hé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里: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一时:(名)一个时期:此~彼~。②(名)短时间:~半刻|这事~还解决不了。③(副)临时;偶尔:~想不起来了。④(副)时而(限于连用):天气~冷~热。
关河:关河guānhé关塞;关防。泛指山河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宋·柳永《八声甘州》
两地:两处;两个地方。犹两府。借指中书省﹑枢密院。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低辕局梦苦偏颇,难得良朋与啸歌。
两地三年如尹邢,一时千里共关河。
徐陵乐府馀黄雀,逸少书笺重白鹅。
岱顶日华天咫尺,相期并辔泰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