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待用挽词四首

读书东床一卷书,不妨踪迹向来疎。
剑津红帐为门户,想得多多送葬车。

作品评述

鲍待用挽词四首

读书东床一卷书,
不妨踪迹向来疎。
剑津红帐为门户,
想得多多送葬车。

译文:

读书在东床上一卷书,
并不在乎物质的追求。
红帐像剑津一般作门户,
希望在死后也能有许多陪葬品。

诗意:

这首诗是鲍待用的挽词,表达了逝去的鲍待用的生活态度和对于物质追求的淡漠态度。

赏析:

《鲍待用挽词四首》共有四首诗,这首是其中之一。作者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鲍待用的特点和生活态度。

首先,鲍待用以读书为乐,他在东床上只拥有一卷书,但他并不在乎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表现出对物质的淡漠。其次,他将红帐比作剑津,表达了他希望死后也能有许多陪葬品的想法。这里既体现了对生活的珍惜,又透露出对死后世界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形象的对比,突出了鲍待用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他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专注于读书和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与当时的士人常常以功名利禄为目标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作者对于真正的价值观的追求。

这首诗词虽然表达简练,但却给人深思。它让人们思考人生的真谛,畅想对珍贵的东西的追求以及生死的态度。通过描绘鲍待用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强调了对于知识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性。这首诗与时代的风气产生鲜明对比,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内涵吸引着读者。

作者介绍

林亦之(一一三六~一一八五),字学可,号月鱼,学者称网山先生,福清(今属福建)人。从学林光朝于莆之红泉,光朝卒,继其席。与林光朝、陈藻并称城山三先生(《后村大全集》卷九○《城山三先生祠记》)。终身布衣,孝宗淳熙十二年卒,年五十。有《网山集》八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刘克庄、林希逸序。 林亦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网山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网山集》(简称小集本),编爲二卷。

诗词推荐

未央宫阙丹霞住。十二玉楼挥锦绣。云开雉扇卷珠帘,烟粉龙香添瑞兽。瑶觞一举箫韶奏。环佩千官齐拜首。南山翠应北华高,共献君王千万岁。

秣马践古辙,经术导先路。士要人品高,与俗殊好恶。忮心虿尾毒,褊心螳臂怒。唾面令自乾,吾今仍非故。

日暮铜台静,西陵鸟雀归。抚弦心断绝,听管泪霏微。灵几临朝奠,空床卷夜衣。苍苍川上月,应照妾魂飞。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来时正犯长安雪,今见春风入塞初。为问行人多少喜,燕山南畔得家书。

怎数向、更筹计。

月驭初明露掌西,翩翩犹伴夜乌啼。驾巢树冷空三币,却是鸣鸠得稳栖。

穷耽世味不期骄,安得羹墙暂见尧。未到闻韶饮三月,且求陋巷乐箪瓢。

来未尝来,去未尝去。七十四年,月印寒渚。

几年文字齿将刓,驷马今游一驻鞍。自笑不如虎贲士,翻令捉臂笑儒冠。

细雨关山路,梅花识旧邻。拥旄红额骑,扶杖白头民。故国悲王粲,年光送李频。遥瞻解鞍马,正是小阳春。

西风来无边,松声填虚空。晴云飞瀰漫,凉蟾光玲珑。挥觥奔长鲸,凭栏穷冥鸿。诗成摛霜毫,吹嘘呈天公。

昔日南泉亲斩却,今朝耶舍示玄徒。而今卖与诸禅客,文契分明要也无。

云压高空雁阵低,江城历历草离离。楼台秋淡玉箫远,帘幕夜寒铜漏迟。明月鹭鷥菱叶浦,西风蟋蟀豆药篱。一樽酒尽银河落,犹有残钟出古祠。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渐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宜男花,春晖草,小草报春晖,叶好花亦好。花上青蚨缀枝满,阿奶花开春日短。疾风卷地起,劲草偃如麻。借问春晖草,漂蓬落谁家。阖闾城外髑髅台,阿奶些魂台上来。宜男草抽花染血,花上之血不可灭。

客裹惊秋晚,慵眠但曲肱。夜阑深院雨,人过隔墙灯。远思千端恶,寒威一倍增。梦孤浑易破,哀柝故登登。

别家行万里,自说过扶馀。学得中州语,能为外国书。与医收海藻,持咒取龙鱼。更问同来伴,天台几处居。

芒鞋着层丘,甘若卧华屋。了然非梦觉,似是前境熟。行行上青冥。下视八荒促。回溪绾文练,叠障环群玉,厨烟起城隅,远借晴林绿。恍疑坐虚堂,淡墨写缣幅。缅怀季与刘,静躁等臧谷。身名千载后,岩影空贵躅。霜林木叶下,悲籁喧寒谷。我如凌风翰,不受世网束。团浦白毡帐,清夜

当时得意气填心,一曲君前直万金。今日不如庭下竹,风来犹得学龙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