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守仁的《山中立秋日偶书》
拼音和注音
shū hū wú dìng tài , biàn huà bù kě qi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可:1.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偏废。~动摇。二者缺一~。2.跟“非”搭配,构成“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3.决不能,必须不。
倏忽:1.一转眼,很快地。2.忽然。
变化:(动)①事物的性质、形态变得与原来不同:~多端|情况不断~|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随着~。②事物产生的新情况:这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原诗
风吹蝉声乱,林卧惊新秋。
山池静澄碧,暑气亦已收。
青峰出白云,突兀成琼楼。
袒裼坐溪石,对之心悠悠。
倏忽无定态,变化不可求。
浩然发长啸,忽起双白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