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见菊

野色芬敷洗露香,篱边不减御衣黄。
繁英自翦无人插,应笑铁潜两鬓霜。

作品评述

《山行见菊》是宋代诗人李鼐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作者在山行中偶然遇到的一丛菊花,从而引发了对人生和时光流逝的思考。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野色芬敷洗露香,
篱边不减御衣黄。
繁英自翦无人插,
应笑铁潜两鬓霜。

诗中,李鼐以山行为背景,描述了他在山间看到的一丛野菊花。首句“野色芬敷洗露香”,表达了山野的美景和菊花的芬芳。第二句“篱边不减御衣黄”暗示了菊花的黄色与皇室的御衣相似,强调了它的高贵和华丽。

接下来的两句“繁英自翦无人插,应笑铁潜两鬓霜”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赞美和对自身年老的思考。诗中的“繁英自翦无人插”意味着这些盛开的菊花没有被人为摘取,自然而繁盛。而“应笑铁潜两鬓霜”则描述了作者自己的年纪已经老去,头发上已经出现了银白的霜雪。通过对菊花和自身的对比,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深沉感慨。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菊花和自身的感叹,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诗中充满了禅意和哲理,让人们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同时,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也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和生命力。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的洞察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推荐

川险固可畏,顺风胡不行。维舟雁翅浦,安此水一泓。宗悫万里意,谢安江海情,子何独惴惴,不慕天地鹏。传闻此洲外,飞廉正豪横。万马拖缟练,千山雪翻崩。舟师亦无苦,老子悲震惊。此语真不迁,我怀谅难胜。从容把卮酒,坐对离骚经,起见皖山曲,沉沉夕烟生。开帘待明月,稳听

白日青天、开眼放尿。黄面瞿昙,一场漏逗。

野花垂路止人行,田水偏寻缺处鸣。近浦人家随曲折,插秧天气半阴晴。

三子久埋没,遗文富百篇。冰涵心底鉴,雪释性中天。济楚鲤庭下,澜翻萤案边。着靴鬼为崇,容易复青毡。

凛凛如公一寸丹,荒城夜月彻清寒。向时尚已死诸葛,今日难贫老阿瞒。素志平生兆马革,黎民一郡博弹冠。双鸡斗酒群群识,吾力犹能灭贺兰。

吟得秋声满院凉,不知六月有骄阳。禅心已是空诸相,无奈瓶花故故香。

宿昔髫年忽旄期,登临筋力尚支持。酒肠无恙重开禁,药性皆谙懒问医。夜漏犹披灯下卷,春风不染镜中丝。销磨未尽惟吟癖,锻了新诗改旧诗。

吴都使者泛惊涛,灵一传书慰毳袍。别兴偶随云水远,知音本自国风高。身依闲淡中销日,发向清凉处落刀。闻著括囊新集了,拟教谁与序离骚。

田家足闲暇。士友暂流连。三春竹叶酒。一曲鹍鸡弦。

凛冽苦寒时。万木凋枯力渐衰。昨夜前村深雪里,春回。庾岭南枝绽早梅。映月与清辉。驿使加鞭喜探回。风送馨香来小院,芳时。料想群花尚未知。

只为贪赪鲤,还应爱碧流。风来花落饵,云破月沈钩。

风采仪三院,循良著六州。誉高青琐闼,名动紫云楼。经世余闳议,兴邦閟远猷。君王问黄发,柱石可能留。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中庭老柏霜雪里,北风烈烈偏激耳。诵诗夜半舌入喉,饮我樽中渌醽美。升堂辞翰愧非有,何异还家数其齿。文章万古犹一鱼,乙丙谁能辨肠尾。更惭颇似会稽康,欲语常遭士瑶柅。广陵八月未足言,曾使酲醲涊然起,安得谭如子枚子。

学道悠悠未见功,敢云凡质有仙风。他年一钵江湖去,先向苕溪访葛洪。

鹤湖东去水茫茫,一面风泾接魏塘。看取松江布帆至,鲈鱼切玉劝郎尝。

鹿葱旧种菊新栽,幽径深行忘却回。忽有野香寻不得,兰於石背一花閞。

自笑青云远,谁怜白发孤?艰难知道路,潇洒问江湖。事业留诗卷,田园入画图。清高过老杜,囊底一钱无。

碧空无雨忽潺潺,此水何人激在山。塔现玉光依石侧,柱因冰冻沥檐间。长风浩荡更相和,元气淋淳挽不还。欲究本来源出处,湘江谁借一枝斑。

老松寒不死,密壤聚流脂。小斸凌苍翠。深藏发怪奇。应怜霜鬓客,为寄玉婴儿。屑饵消残疢,同寻汗漫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