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弹指圆成八万门,有无无有岂堪论。
假设千经并万论,直应迦叶不闻闻。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弹指一下,八万门皆实现,存在与不存在何足论。假设千部经典和万种论说,也无法达到直接领悟如迦叶般无需言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佛教道理的颂扬和歌颂。诗人通过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证道的境界和内涵,强调了直接领悟佛理的重要性,而言语和文字的限制则无法真正理解佛法的深奥。

赏析:
《颂证道歌·证道歌》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展现了佛教思想中的一种境界。诗中的“弹指圆成八万门”意味着通过一瞬间的领悟,可以达到佛法的境界。而“有无无有岂堪论”则表达了存在和不存在的区别在这一境界中变得微不足道,因为佛法超越了对现象的分别和对对立概念的执着。

诗人进一步提到“假设千经并万论”,强调了即使是通过大量经典和论说的学习,也难以达到真正的领悟,因为佛法的真谛无法通过文字和言语准确传达。最后一句“直应迦叶不闻闻”则指出真正证悟佛理的人,不需要依赖于言语和文字的解释,他们能够直接体悟佛法的真谛,达到超越言语的境界。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佛教思想中对于直接领悟佛理的推崇和肯定。通过对存在与不存在、言语和文字的辩证关系的思考,诗人呈现了佛法超越对立和对表象的执着,强调了内心的体悟和直觉的重要性。这首诗词以简短的篇幅传递了深刻的佛教道理,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西斋残月上窗扉,犹记挑灯共撚髭。欲见阿连惟有梦,老人无梦亦无诗。

醉眼朦胧上酒楼,彷徨吶喊两悠悠。群盲竭尽蚍蜉力。不废江河万古流。

衡岳有阐士,五峰秀真骨。见君万里心,海水照秋月。大臣南溟去,问道皆请谒。洒以甘露言,清凉润肌发。明湖落天镜,香阁凌银阙。登眺餐惠风,新花期启发。

此渡若非桥,不放众生过。过去现在佛,并西来达磨。皆是接群迷。直指人这个。如今人不知,颠倒成患祸。坚执有为功,善恶争扬播。学道不识心,所以尘不破。若悟即本心,永劫无退堕。说法非干舌,山河大地和。行脚不曾移。举步无空过。如斯妙性空,方与人担荷。大用这无心,非福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问道白云端,蹋著自家底。无心万事禅,一月千江水。路逢摩登伽,石上漫浇水。赤土画簸箕,也有第一义。谁言川藞磋,具相三十二。

再试州旟验不才,却将憔悴到中台。相车问罢同牛喘,大厦成时与燕来。今日谋猷须丙魏,他年宾客但邹枚。西园闻道馀春在,尚及花前滟滟盃。

杨柳飞时春睡浓,老夫无力看春红。一杯径尽卧禅榻,高下任意吹花风。

个中三业身,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无有真实相。是诸个物者,众生悉如之。以寔诸有故,遂随起灭中。我今於诸有,不起空华见,普愿同一切,常作如是观。

主圣臣贤日,求名莫等闲。直须诗似玉,不用力如山。草白兵初息,年丰驾已还。凭将安养意,一说向曾颜。

庄上吃油糍,鬼精魂罢休拈弄。雁影沉寒水,穷伎俩何用施呈。虽云博饭栽田,何似归堂向火,静悄悄,暖烘烘。不劳共话无宾主,衲被蒙头号万境空,死水何曾有活龙。

炀皇嗣君位,隋德滋昏幽。日作及身祸,以为长世谋。居常耻前王,不思天子游。意欲出明堂,便登浮海舟。令行山川改,功与玄造侔。河淮可支合,峰gH生回沟。封陨下泽中,作山防逸流。船舲状龙鹢,若负宫阙浮。荒娱未央极,始到沧海头。忽见海门山,思作望海楼。不知新都城,已为

看花终不似春雷,牵引诗情瞑目开。雨顺风调为上瑞,苍生家足降天来。

莫讶南方景物疏,为君聊且话苍梧。地倾二面城池壮,江迸三流气色麄。山畜火光因政出,石藏牛影为仙呼。官厅传自唐丞相,民颂思從汉大夫。龙母庙堂神鬼集,鳄鱼池近介鳞趋。朝台望断归岐路,冰井频窥爽发肤。脍美不堪全用鲤,果珍何忍命为奴。云归上国名终远,郡带口藩势未孤。

丛丛水边芦,雁雁滩头泊。我不解丹青,小诗亦可貌。

春天一夜雨滂沱,添得溪流意气多。刚把山僧推倒却,不知到海后如何。

怜君马瘦衣裘薄,许到江东访鄙夫。今日正闲天又暖,可能扶病暂来无。

十万羽林儿,临洮破郅支。杀添胡地骨,降足汉营旗。塞阔牛羊散,兵休帐幕移。空流陇头水,呜咽向人悲。

先朝台殿影重重,香霭霏微散碧空。金液妙存云笈里,玉晨形在宝珠中。桧生左纽天机契,龙豢前池海脉通。绿发仙翁披鹿褐,一龛神气与生同。

尔父既清苦,尔身何可言?且宜修道德,不必问田园。花落江城晚,烟横野树昏。此时光景异,只合住山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