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日薄风迟,柳眠无力花枝妥。
燕楼空锁。
好梦谁惊破。
寒食清明,又等闲都过。
愁无那。
泪珠频堕。
洒尽相思颗。

作品评述

《点绛唇》是宋代诗人石孝友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日薄风迟,柳垂无力,花枝低垂。燕楼空荒冷,美好的梦被惊醒。寒食和清明都已过去,又是平淡无奇的日子。忧愁无处不在,泪珠频频落下,洒尽了满腔相思之情。

诗意:
《点绛唇》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活的感慨与思索。诗中描述了日落时分,微风乏力,柳枝低垂,花枝凋谢的景象,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燕楼空荒冷,寓意着美好的梦想和希望被现实的残酷所打破。寒食和清明都已经过去,表示时间的匆匆流逝,平凡的日子总是如此。诗人的内心充满忧愁,泪珠频频落下,洒尽了他满腔的相思之情。

赏析:
《点绛唇》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生活中的寂寞和无奈。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凋谢和荒冷,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失落与外在的景物相呼应。他通过"日薄风迟,柳眠无力花枝妥"这样的描写,将自然界的凄凉映射到人的内心世界中。燕楼空锁,寓意着美好的梦想和希望无法实现,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和痛苦。寒食和清明的过去,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平凡。诗人的忧愁和相思之情通过"愁无那,泪珠频堕,洒尽相思颗"这样的描写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凄凉的景象和深沉的情感揭示了生活的无常和人生的苦痛。它展现了宋代诗人石孝友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反思,以及对时光流逝和美好梦想破灭的感叹。《点绛唇》通过寥寥数语,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中的挫折和失望的感受,使读者在感受到深深的忧愁的同时,也能对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有所思考。

作者介绍

石孝友,字次仲,南昌(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有《金谷遗音》一卷,已佚。事见清道光《南昌县志》卷二二。

诗词推荐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点绛唇

草底蛩吟。烟横水际,月澹松阴。荷动香浓,竹深凉早,销尽烦襟。发稀浑不胜簪。更客里、吴霜暗侵。富贵功名,本来无意,何况如今。

点绛唇

暮年世事转悠悠,揽涕凄然类楚囚。不道浑无排遣处,病观周易闷梳头。

点绛唇

西湖南北旧游空。谁料一尊同。回首四年间事,浑如飞絮濛濛。林花谢了,明年春到。依旧芳容。惟有朱颜绿鬓,暗随流水常东。

点绛唇

梅花争送君出乡,兰花争迎君入场。两花之意岂不厚,非与喜机适相当。集英对罢燕闻喜,红迎紫送余桃李。问燕无恙相识初,与莺莫逆半酣里。中年得意非少同,未老更下不朽工。气驱万物挫于笔,舌挽三江吞以胸。

点绛唇

西江上,风动麻姑嫁时浪。西山为水水为尘,不是人间离别人。

点绛唇

世俗风波甚,谁能退急流。渊明存菊日,张翰忆鲈秋。高躅今云远,清风孰与侔。明公回末习,逸韵踵前修。元振才高古,林宗学鲜俦。未为川上楫,姑运幄中筹。太守先公孝,同僚上伯游。德偕才并茂,文与政俱优。士有春风慕,民无北雪愁。宽平人自服,欺绐吏应羞。逸足方当展,閒身

点绛唇

老形已具臂膝痛,春事无多樱笋来。败絮不温生虮虱,大杯覆酒著尘埃。衰年此日仍为客,旧国当时只废台。河岭尚堪供极目,少年为句未须哀。

点绛唇

百丈崖悬立,一泓流绿漪。品题无好语,摹写冷泉诗。

点绛唇

涉世曾经几折肱,径须归卧北村灯。往来屑屑无家燕,去住匆匆旦过僧。浦溆舟寒秋婉娩,江湖人老雪鬅鬙。草堂便在山深处,无复莼鲈累季鹰。

点绛唇

池上数枝开遍。临水幽香清浅。楼上欲黄昏,吹彻一声晴管。零乱。零乱。衣上残英都满。

点绛唇

我生多蹇难,事业冷於水。内外两五行,丑恶讳人举。武夷有跛者,抱术遍荆楚。抠衣忽趋隅,觌面便相许。摇手无所需,再拜拂毫楮。一诗聊赠行,无以壮箱筥。

点绛唇

江城漏转夜超超,坐向芳尊叹寂寥。挑尽银灯愁不尽,满庭疏雨湿芭蕉。

点绛唇

城子河边委乱尸,河阴血肉更稀微。太行南北燕山外,多少游魂逐马蹄。

点绛唇

渭水秦川拂眼明,希仁何事寡诗情。只应学得虞姬婿,书字才能记姓名。

点绛唇

晨露晞时桑柘,宿云敛处溪山,摩诘画图未卷,渊明农事初閒。

点绛唇

圣朝无事九卿闲,蔼蔼东门彩服还。旧日高名齐汲郑,今朝至行似曾颜。更怜霜髩垂玄发,犹恨深居远旧山。老鹤乘轩真自愧,徘徊空在稻粱间。

点绛唇

岁律行将变,君恩竟未回。门前即潮水,朝去暮常来。

点绛唇

荒冢临歧尚隐然,春风吹绿草芊芊。牧儿乱唱黄昏后,犹似悲歌薤露篇。

点绛唇

野艇迢迢信所之,归来常及欲昏时。陂塘烟重怨姑恶,林薄月明悲子规。出谷寺钟初缥缈,穿篱绩火已参差。欣然笑向应门说,又了浮生一首诗。

点绛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