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闻早砧

寂寂秋景晏,萧萧凉吹生。
闺人感寒至,一轸远人情。
嘹亮清砧动,纡徐捣杵鸣。
微茫带烟远,萧疏出林轻。
此时离居客,单眠梦亦惊。
披衣一惆怅,斜月满山城。

作品评述

《始闻早砧》是明代张羽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秋日的寂静景象和感伤的情感。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天的景色静谧无声,冷风萧瑟起来。
我这闺中人感受到寒冷,心中涌起一阵思念之情。
清脆悦耳的砧声响起,悠扬的敲击声传出。
微弱的烟雾笼罩着遥远的景色,轻轻地从树林中飘荡。
此时我离开家园的客身,独自入眠也会被惊醒。
我穿上衣服,心中充满了忧愁,斜月照耀着山城的每个角落。

诗意:
《始闻早砧》描绘了秋日早晨的景象,以及诗人心中的思念和忧愁之情。诗中通过寂静的秋景、凉风和清脆的砧声,展示了孤寂和离别所带来的心灵的困扰。诗人身处异地,寂寞的夜晚让他的睡梦也不安宁。最后,斜月的光辉照耀下的山城,更加显得孤寂而凄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天早晨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词语,如“寂寂”、“萧萧”、“嘹亮”、“微茫”等,通过声音、光影和风景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寂静和凉爽。诗中砧声的描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清脆的砧声不仅是秋天的象征,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思念和忧愁。诗人在离乡异地,与亲人离别的孤寂夜晚,感受到了心灵的震动和迷茫,斜月满城的景象更加凸显了诗人的孤寂和落寞。整首诗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家园的思念,令人产生共鸣。

诗词推荐

老僧禅罢播青苔,引水分沙着意栽。山色轻添苔色碧,一灯幽处拜如来。

月里琼宫不禁寒,谁令白昼堕人间。阴风淅淅来深谷,晴雪霏霏溅雨山。静爱飞流聊洗耳,坐看绝磴可怡颜。红尘势客那知此,赤脚青松意自閒。

江南自好筑金台,何事风花堕向淮。若使两遭豺虎手,而今玉也有谁埋。

随分栽蔬复种花,逐时温酒又煎茶。两儿能售严州屋,便可归来共一家。

紫岩隈兮青谿侧,云松烟茑兮千古色。芳靃蘼兮荫蒙茏,幽人构馆兮在其中。靃蘼蒙茏兮开樾馆,卧风霄兮坐霞旦。粤有宾兮时戾止,樵苏不爨兮清谈已,永岁终朝兮常若此。

琵琶未尽使人嗟,泪洒华林御苑花。今日闻韶无处所,雁烟蛩雨属他家。

枉教一月费春风,不及朝来细雨功。草色染来蓝样翠,桃花洗得内般红。

著牙卖朱紫,断钱赊举选。(见《纪事》)华山秀作英雄骨,黄河泻出纵横才。梦破青霄春,烟霞无去尘。若夸郭璞五色笔,江淹却是寻常人。(《梦李白歌》)

江云暗悠悠,江风冷修修。夜雨滴船背,夜浪打船头。船中有病客,左降向江州。

花额上堆翠葆,远山横处星眸。绛宫深锁暮云浮。月破黄昏时候。谁谓霞衣玉简,便孤彩凤秦楼。桃源不禁昔人游。曾是刘郎邂逅。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明日,以白王。王曰:“其梦若何?”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怅然失志

黁公昔未化,来往淮山曲。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但嗟浊恶世,不受龙象蹴。我来不及见,怅望空遗躅。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皆云似达摩,只履还西竺。壁间余清诗,字势颇拔俗。为吟五字偈,一洗凡眼肉。

日落沙犹白,云移水更清。高人弄明月,只欠紫鸾笙。

有一老翁老无齿,处处无人问年纪。白发如丝向下垂,一双眸子碧如水。不裹头,又无履,相识虽多少知己。问翁毕竟何所止?笑言只在红尘里。秋风猎猎行云飞,老人此意无人会,目注云归心自知。黄口小儿莫相笑,老人旧日曾年少。浪迹常如不系舟,地角天涯知自跳。亦曾乐半夜,传筹

少年勤苦惜三余,老去惟思泛五湖。已向林间甘淡泊,更从尘外学虚无。酒徒渐觉随年减,诗债还应隔岁逋。强欲冥搜赓绝唱,苦无笔力似三苏。

一文一武偶相逢,说尽英雄各不同。俱往长安朝圣主,姓名终是达天聪。

风月生来人世,梦魂飞堕仙津。青春日日醉芳尘。一鞭花陌晓,双桨柳桥春。前度诗留醉袖,昨宵香浥罗巾。小姬飞燕是前身。歌随流水咽,眉学远山颦。

钟山云气近蓬莱,楼阁重重锦绣堆。兜率宫从天上降,椤花向月中开。道林再世承恩泽,圜梧当关震法雷。祖道一丝悬九鼎,提持全仗出群材。

微生巾褐本蒿莱,叨遇优贤府第开。云绕连甍依象阙,玉调清管下钧台。几年忆共鹓鸿侣,今日惭非住石材,莫讶门庭光采盛,金舆亲屈至尊来。

土断既已久,北人谁复论。莫嗟前辈远,尚有束书存。未免文科事,犹须素业尊。怅余今白首,宁复振吾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