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幽径石

缘溪去欲远,磊砢忽碍行。
旁临侧身险,下忽寒流声。
幽客惯来往,同此猿鸟情。

作品评述

《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幽径石》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幽径石

缘溪去欲远,
磊砢忽碍行。
旁临侧身险,
下忽寒流声。
幽客惯来往,
同此猿鸟情。

中文译文:
沿着溪流前行,欲望将我带向远方,
崎岖的石头突然阻挡了前进的步伐。
旁边的路边,身体侧身而行,充满了危险,
下方传来寒冷的流水声。
习惯了在这幽静之地往来的游客,
与这里的猿猴和鸟儿有着相同的情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一条幽静的小径为主题,通过描述行走者在这条小径上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中的"缘溪去欲远"表达了行走者沿着溪流前行的愿望,渴望远离尘嚣,追寻更远的目标。"磊砢忽碍行"描绘了小径上崎岖不平的石头,意味着行走者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阻碍。

"旁临侧身险,下忽寒流声"描述了行走者在小径上行走时的危险和寒冷的流水声,给人一种环境险恶的感觉。这种环境的描绘可能是对现实生活中困难和挑战的隐喻。

最后两句"幽客惯来往,同此猿鸟情"表达了行走者对这个幽静之地的熟悉和喜爱,与这里的自然环境产生了共鸣。这里的"幽客"指的是经常来到这里的游客,他们与周围的猿猴和鸟儿有着相同的情感和体验。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行走者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它提醒人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也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书生不愿黄金印,十万提兵去战场。只欲稼轩一题品,春风侯骨死犹香。

玉环忍弃马嵬坡,南内归来意若何。落尽梧桐秋雨夜,凄凉更比寿王多。

山中今夜何人,阙下当年近臣。青琐应须早去,白云何用相亲。

江南江北八九月,葭芦伐尽洲渚阔。欲下未下风悠扬,影落寒潭三两行。天涯是处有菰米,如何偏爱来潇湘?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伯。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贵道能全真,潜辉卧幽邻。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光武有天下,严陵为故人。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余亦谢明主,今称偃蹇臣。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蹈海宁受赏,还山

有书但插架,有门亦常关。是非天下争,而我土石顽。

病起惊华发,官閒觉素餐。文章惭李益,名誉羡苏端。老去观书嬾,愁来避酒难。非关作诗苦,自尔带围宽。

无门为法门,三关何用立。熟处即难忘,又从这里人。

伤禽再展凌云翼,枯木重为犯斗槎。

月向中秋俟,阴从一夕愆。望中孤老眼,暗里耸吟肩。灯婢深留照,桃笙冷废眠。思兮在何许,有梦隔山川。

薜荔无因挂一毫,化工镌削亦应劳。圭形直指明河落,桂影遥分涨海涛。发地五千何足贵,去天三百未足高。轩辕辙迹今犹在,斗上丹枕著羽袍。

杨白花,随风无定止。飘然一去太无情,飞度江南几千里。可怜落水化浮萍,浮萍无复随风起。宫中美人连臂歌,此情不断如春水。

松老傲前岭,梅疏卧浅溪。避风巢上鹊,唤雨竹间鸡。野迥夕犹牧,田乾春未犁。路迢人倦甚,只向近林栖。

白发遨游梓阆间,中原戎马未平安。粗饭浊醪常欠缺,老妻稚子半饥寒。扁舟出峡风涛壮,短褐行湘天地宽。侨寓耒阳牛酒饱,不知曾忆使君滩。

散发垂肩嬾更簪,一窗竹水对萧森。从来耻作资身策,老去终怀报国心。雷起鼻端秋枕石,泉鸣指下夜横琴。不缘羸病愁迎客,经岁何人肯见临?

诗入鸡林市,书邀道士鹅。云间晏公子,风月兴如何。

百指忍贫埯远次,壮心销尽鬓丝如。身如韦素居常泰,官被声名折得迟。束檐喜闻千里戍,出山唯有十年诗。兰亭风月应须记,人物依稀似晋时。

大晁富丽比南金,令弟清新敌楚琳。死却庐陵老居士,二苏那得有知音。

岂无深山色,难教世人冷。春梦果然深,松风吹不醒。

团栾四面山,我住一山里。相距能几何,开方祗百里。日月出东西,星辰运终始。云霞千万状,烟雨无穷美。谁云天体大,仰看全於此。穷儒治生计,富盛谁与拟。新晴麻麦秀,拥戴峰峦起。牡丹芍药歇,春意浓未已。野花悉力开,白者真珠比。蔷薇及宝相,争斗何绮靡。藩篱成障幕,村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