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王维的《送杨长史赴果州》
拼音和注音
niǎo dào yī qiān lǐ , yuán shēng shí èr shí 。
翻译及意思
险绝的鸟道绵延千余里,两岸猿啼会连续昼夜十二时!
词语释义
千里: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十二:1.十分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二时:犹两季。指一天内的两段时间。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原诗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