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王建诗体三首

从渠罗袜印香泥,偷乡阶前问柳枝。
昨日看郎来击马,杏花亭北立多时。

作品评述

这是一首宋代的诗词,名为《效王建诗体三首》,作者是赵希丙。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从渠罗袜印香泥,
偷乡阶前问柳枝。
昨日看郎来击马,
杏花亭北立多时。

诗意:
这首诗词由三首小诗组成,它们以王建的诗体为模仿的对象。整体上,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思念故乡的人,通过一系列的场景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乡愁的情感。

赏析: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写道:“从渠罗袜印香泥,偷乡阶前问柳枝。”这里的“渠罗袜”指的是从水渠中捞起的袜子,而“印香泥”则是指在泥土上留下的香气。这两句描述了一个思念故乡的人,从泥土中捞起自己的袜子,闻到了家乡的味道,因此不禁想起了家乡和故人。

接着,第三句写道:“昨日看郎来击马”,这里的“郎”指的是男子,显然是作者思念的对象。这句表达了作者昨天看到了思念的人来骑马,这种情景进一步引发了他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

最后一句写道:“杏花亭北立多时”,这句是整首诗的收束。这里的“杏花亭”是一个地名,北方杏花盛开的地方。诗人描述自己在杏花亭北方立了很长一段时间,说明他已经离开家乡很久了,但对家乡的思念却仍然如初。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从泥土中捞起袜子闻到故乡的香气,看到思念的人来骑马,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但对家乡的情感却依然强烈的心境。整首诗以简洁、意味深长的语言展现了乡愁的复杂情感,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诗词推荐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娑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折得瑶华付与谁?人间铅粉弄妆迟。直须远寄骖鸾客,鬓脚飘飘可一枝。

林下居虽陋,花前饮却频。世间无事乐,都恐属闲人。

客路行多少,干人无易颜。未成终老计,难致此身闲。月兔走入海,日乌飞出山。流年留不得,半在别离间。

短亭分袂后,倚槛思偏孤。雨雪落残腊,轮蹄在远涂。人情难故旧,草色易凋枯。共有男儿事,何年入帝都。

菟裘真可老,飘寓失初心。去去家山远,行行泽国深。光阴三翼过,情绪二毛侵。何日干戈定,鸥盟得再寻。

长贫复羁旅,共爽十年欢。在世谁无累,如君事独难。蹴居怜火后,多病卧春残。纵决归山计,烟萝不疗寒。

置之一壑谢鲲像,画入三峰潘阆图。二子居山真得趣,山斋曾为写真无。

去岁临池未盖堂,暑天来看已多凉。穿花鹭立青为繖,放櫂人眠锦作床。今夏好风帘影动,良宵閒坐月华香。低头笑向阑干说,有汝诗中味更长。

性便野服厌朝裾,一意归休学二疏。门外浑无俗士驾,案头惟有道家忆。胜游但欲寻蓬岛,旧事那能记石渠。亦拟冥搜酬绝唱,惭将瓦砾报琼琚。

竹亭难障隔淮尘,补种疏花几树春。若忆六龙南渡日,到今我亦是流民。

阶下梧桐树,芳菲亦已休。岁时惊病客,风雨送清秋。栖鸟归何晚,鸣虫响渐收。萧萧寒色暮,吹作夜深愁。

乍到频劳问所须,所须非玉亦非珠。爱君水阁宜闲咏,每有诗成许去无。

咄这牛儿,身强力健,几人能解牵骑。为贪原上,嫩草绿离离。只管寻芳逐翠,奔驰后、不顾倾危。争知道,山遥水远,回首到家迟。牧童,今有智,长绳牢把,短杖高提。入泥入水,终是不生疲。直待心调步稳,青松下、孤笛横吹。当归去,人牛不见,正是月明时。

县僻人事少,土肥风物殊。杖刊灵寿木,轮里溴梁蒲。竹不减淇水,花仍似洛都。主公眉雪白,游览未尝扶。

温良阿者泪涟涟,能说吾家六十年。见面恍疑悲母在,报恩祝乳后昆贤。

社日神林鼓,丰年处处祈。水痕深浸谷,野烧暖生薇。农务相寻急,吾诗不疗饥。夜开閒扣角,亦喜饭牛肥。

山川忽摇落,风雪交岁暮。堂堂十八公,正尔守门户。

台鼎尝虚位,夔龙莫致尧。德音冥秘府,风韵散清朝。天上文星落,林端玉树凋。有吴君子墓,返葬故山遥。

秉彝同是得天生,道在其中本自明。气为禀来微有蔽,欲因感处复多萌。磨砻须到十分粹,克治全教一味清。从此洞然无别体,真元辉露日光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