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园中清暑(二首)

东湖万顷波渺茫,人家多在云水乡。
《竹枝》调短阿家女,《桃叶》歌长何处郎。
疏林归鸟度花影,近水流萤浮竹光。
东山坐待月已出,不觉凉露沾衣裳。

作品评述

《夏日园中清暑(二首)》是明代吴志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夏日园中清暑(二首)

东湖万顷波渺茫,
人家多在云水乡。
《竹枝》调短阿家女,
《桃叶》歌长何处郎。

疏林归鸟度花影,
近水流萤浮竹光。
东山坐待月已出,
不觉凉露沾衣裳。

译文:
东湖波浪起伏,一望无际,人们大多生活在水乡云雾之间。
《竹枝》的曲调短促,唱着故事中阿家的女子,《桃叶》的歌声长远,唱着何处的郎君。

稀疏的树林中,鸟儿飞过花影,靠近水边,萤火虫在竹林中飘动。
我坐在东山上等待月亮升起,不知不觉中,凉露已经沾湿了我的衣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景象,情感中蕴含着对自然和音乐的喜爱。诗人通过描绘东湖波澜壮阔的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广阔。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与云雾和水乡相伴。诗中提到的《竹枝》和《桃叶》是当时的两首流行曲调,通过这两首歌曲,诗人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乐曲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的思念。

接下来,诗人转向描写自然景观。他描述了稀疏的树林中飞过的鸟儿和水边飘动的萤火虫,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最后,诗人坐在东山上等待月亮升起,感受到了夜晚的凉意,凉露沾湿了他的衣裳,给读者一种真切的感受。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夏日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音乐的热爱之情。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交融,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夏日的清凉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赞美之情。

诗词推荐

天山一色冻云垂,罨画楼台缀玉时。准备暖金香盒子,明朝送雪与相知。

西溪水色净于苔,画横风绛帐开。弦管旋飘蓬岛去,公卿皆是蕊宫来。金鳞掷浪钱翻荇,玉爵粘香雪泛梅。三榜生徒逾七十,岂期龙坂纳非才。

双竞龙舟疾似风,一星球子两明同。平吴破蜀三除里,灭楚图秦百战中。春近杜鹃啼不断,寒催归雁去何穷。兵还失路旌旗乱,惊起红尘似转蓬。

又近重阳节,伤心事可嗟。塞鸿河洛志,篱菊古今花。苦雨床俱漏,颠风扇莫遮。渔舟如一叶,快活似侬家。

长安盈尺雪,早朝贺君喜。将赴银台门,始出新昌里。上堤马蹄滑,中路蜡烛死。十里向北行,寒风吹破耳。待漏午门外,候对三殿里。须鬓冻生冰,衣裳冷如水。忽思仙游谷,暗谢陈居士。暖覆褐裘眠,日高应未起。

退之以文鸣,师友得侯喜。声名力与俱,虽尊未勇耳。黄池距青山,孰辨都与鄙。庵成谁振之,句出闹如市。千仞宁我高,充实信吾美。坐令庵内人,前车云可轨。礼乐有先後,後进则君子。执方而昧圆,俱野那复史。伐柯固执柯,畴克求诸迩。蒸之既匪薪,采焉又非芑。近交韩与侯,步骤

岂但诗书对圣贤,须知屋漏与神天。设科虽较词章

上国归来路几千,浑身犹带御炉烟。凤凰山下敲篷咏,惊起山翁白书眠。

清泉彻底莹无泥,唤作黄浆恐未宜。若见洞仙还寄语,佳名当唤碧琉璃。

宗门奥旨,造者还稀。体用无私,随流得妙。有时互为生,伴敲唱玄风。有时对面藏,身难窥影迹。要津把断,凡圣迷源。利物垂慈,等閒入草。

又见皇举赋北征,謪仙俊气似秋鹰。诗成紫寒三更月,马渡黄河十丈冰。赵北燕南有人否,禽胡归汉竟谁曾。天家社稷英灵在,佳气时时起五陵。

沦老卧江海,再欢天地清。病闲久寂寞,岁物徒芬荣。借君西池游,聊以散我情。扫雪松下去,扪萝石道行。谢公池塘上,春草飒已生。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田家有美酒,落日与之倾。醉罢弄归月,遥欣稚子迎。

玉山已失旧端明,何事令人骨屡惊。拆石有声传建业,陨星无处吊南刑。春风未作山川暖,江水何心日夜顷。泪落中宵肠万结,眇然湖海寄吾生。

倦飞聊复下江湖,此去衡阳万里余。阵合鱼丽司马法,字排草圣右军书。随阳度塞身良苦,避缴衔芦计已疏。一抹参差无乱序,似闻衙鼓列群胥。

虚怀何所欲,岁晏聊懒逸。云翼谢翩翻,松心保贞实。风秋景气爽,叶落井径出。陶然美酒酣,所谓幽人吉。自当轻尺璧,岂复扫一室。安用簪进贤,少微斯可必。

野客萧然访我家,霜威白菊两三花。子山病起无馀事,只望蒲台酒一车。

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休懊恼,且开怀。平生赢得笑颜开。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挂印来。

稍欣公议白,又报喷言行。上漫招东马,人方毁李程。迎来新观主,伴取老师兄。汉士方云合,何须鲁雨生。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客来远自洞庭浜,一笑相逢耳竞倾。把酒未须论后约,读书已恨欠前生。畴堪太乙青藜照,亦有丰城宝剑精。近在眼前休蹉却,君如未识问君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