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守仁的《别方叔贤四首(其四)》
拼音和注音
zuò zhōng biàn shì tiān tái lù , bù yòng yú láng gèng wèn j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便是:即是,就是。即使;纵然。用于句末,表示肯定语气。只因为。正是。
不用:用不着,不必。
天台:1.谓尚书台、省。2.对太守、县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称。3.山名。
问津:(书)(动)打听渡口。比喻探问或尝试(多用于否定):无人~。
渔郎:打鱼的年轻男子。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原诗
道本无为只在人,自行自住岂须邻?
坐中便是天台路,不用渔郎更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