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义熙鼎向寄奴轻,归去来兮绝宦情。
特笔谁书晋处士,千年心事一朝明。

作品评述

诗词:《陶渊明》
朝代:宋代
作者:王柏

诗词的中文译文:
义熙鼎向寄奴轻,
归去来兮绝宦情。
特笔谁书晋处士,
千年心事一朝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陶渊明的形象和心境。他是一个在乡村隐居的文人,对尘世的功名富贵不感兴趣,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借用了古代的典故和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陶渊明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形象细腻的描写,表达了陶渊明返乡归隐的决心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的"义熙鼎"指的是高官厚禄的象征,而"寄奴轻"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荣华富贵的漠视。"归去来兮"一句则表明了陶渊明返乡的决心,他将放弃官场的一切,回到心灵的栖息地。"绝宦情"这一句则说明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彻底抛弃,不再为功名所迷惑。

诗的后两句提到了晋代的一位名士,这是通过对比来突出陶渊明的追求。他用"特笔"来形容这位名士的书法,表达了对其品行和才华的赞叹。"千年心事一朝明"这句表达了陶渊明内心深处的激情和理想,表示他的一生经历了千年的心事,而现在终于在返乡归隐的道路上找到了明确的方向。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陶渊明返乡归隐的决心和对官场功名的厌倦,体现了他追求自由、宁静和心灵净化的理想。同时,通过对比晋代名士的书法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真正的品格和才华的推崇。整首诗旨在表达作者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真正价值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更花仅如许,和戎觉又非。边陲风色恶,人物晓星稀。国事迷当局,时贤赴急机。周嫠空愤切,不虑岁无衣。

王氏女,始州人。羌中老虎旁金地,朝接长安暮聚南山群,庞家大将不敢嗔。王氏女,在虎门。上马与联辔,下马与饮酒。老虎卧酣上马走,拔刀杀虎如杀狗。王氏女,真奇勋。锡以崇义号夫人,不数李家娘子军。

切问而近思,进进在不已。流光驹过隙,迁变一弹指。道大无津涯,讵作井蛙喜。公私义利分,亦各从其类。

习闲成懒懒成痴,六用都藏缩似龟。雪已许多犹不饮,梅今如此尚无诗。闲看猫暖眠毡褥,静听犹寒叫竹篱。寂寞无人同此意,时时惟有睡魔知。

径蹊曲折屋参差,半是天成半自治。修竹万午人独立,我来搔首菊花期。

徹夜阴风恣怒号,谁家帐底饮羊羔。何如榾柮炉边坐,雪水煎茶兴味高。

巨石何亭亭,孤生此岩侧。白云与翠雾,谁见琅玕色。惟应山鸟飞,百转时来息。

湖光深处恣沉浮,未让波间鹭与鸥。旧侣此时应羡汝,欲来相就苦无由。

万水千山厌问津,芭蕉林里自观身。邻田鸡黍留熊也,风雨关河走阿秦。鸿雁池边照双影,脊令原上忆三人。年年献寿须欢喜,白发黄花映角巾。

广大楼阁,门户不扃。了事衲僧,未行先到。且到后如何,眼不见为净。

仕苦恋朝廷,多为老所逼。朝廷虽爱贤,不欲竭其力。君归颇得宜,湖上遂偃息。男能智自谋,孙亦俛就职。人事当置之,自可乐胸臆。

田家女儿不识羞,草花竹叶插满头。红眉紫襜青绢袄,领颈麤糙流黑油。日午担禾上场晒,也喜年丰欲还债。佣工出力当一男,长大过竿不会拜。有者四十犹无家,东村定昏来送茶。翁妪吃茶不肯嫁,今年种稻留踏车。

漾水东流旧见经,银潢左界上通灵。此台试向天文觅,阁道中间第几星。

太虚寂无腾,妙感何絪缊。清浊一浮枕,二仪奠乾坤。客形与客感,万变日纷纷。形感本来无,志诚谅斯存。

新宫改作几何年,像设于今尚俨然。薜荔绿垂山木槁,长春开尽草芊芊。

三髻山侗闲失笑。离乡井、无愁买恼。忧他性命无心了。终日哀人,忘了自家道。堪可垂钩须索钓。且不免、厮煎打炒。耐羞耐耻频频告。谨劝贤家,早悟我金鸡叫。

老鹤辽天兴未穷,此生光景自匆匆。家为逆旅相逢处,身在严装欲发中。涩眼尚于书有味,孤愁殊觉酒无功。挥戈草檄今谁记,岁晚江边白发翁。

强仕赋归去,频年亦漫行。宦情虽淡泊,官事极精明。赞画王公幕,监州亚父城。佳儿守遗训,清白胜金籯。

无孔铁鎚三五百,烹金炉里铸成来。就将一个轻抛掷,击得玲珑窍子开。

积雨细纷纷,饥寒命不分。揽衣愁见肘,窥镜觅从文。九陌成泥海,千山尽湿云。龙钟驱款段,到处倍思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