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张良大父父,相韩五世君。
报仇误一击,佐命筹三军。
灭秦复诛项,兴汉称元勋。
始终心为韩,义烈千载闻。
吾家世臣宋,绂冕兴如云。
於今虽为庶,义不忘宋恩。
国亡幸免死,忍复干禄云。
耻为肤敏士,宁作殷顽民。

作品评述

诗词《咏史》的中文译文:张良的父亲是韩国的五世君。为了向敌人报仇,他却误杀了自己的同胞,但他最终帮助了刘邦筹备三军。他帮助刘邦灭掉了秦朝,又替汉朝报了仇,被尊称为元勋。始终他的心都是为了韩国,他的义举被千百年传颂。我家世代都是忠臣,我终将继承他们的衣冠,兴盛如浮云。尽管如今我只是普通人,我不会忘记宋朝的恩德。国家覆灭时我幸免于死,但我无法忍受再去从事政治官职。我感到羞愧作为一个贵族,宁可做个贫穷的普通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回忆和自省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和国家历史的思考和情感。诗人通过描述张良的故事,反思了自己所承担的家族遗志和忠诚责任,同时也对宋朝的衰落感到遗憾和自责。

诗中展示了张良作为一个父亲、战略家和贤士的英勇和忠诚,他为了复仇不得不伤害自己的同胞,但他的儿子却能够理解他的苦衷并传承他的志向。张良的事迹和品德被诗人赞扬为英雄和忠臣的典范。

诗人通过家族传承和个人经历的对比,表达了对宋朝衰落和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感。尽管作为一个普通人,他不能承担政治官职,但他愿意放弃物质上的地位,毅然选择了寻求内心的坚守和自省。

这首诗既讴歌了英雄人物的忠诚和高尚品德,又通过描述自己的自省和价值观,呈现出作者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忠诚精神。诗人以自身为例,寓意着广大庶民普通人也具备着高尚的情操和责任感,通过这种呼吁展示民众对国家和社会的忠诚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诗词推荐

冬冬枌榆社,坎坎桑竹野。初非有均度,意欲薄豳雅。侯家按新声,视此宁勿赭。且从群儿嬉,吾耒已可把。

文园得武皇,引疾常避事。佳哉意殊深。遗迹邈不嗣。扬公漫投阁,不禁问奇字。致身毁誉外,乃得免疑似。

衡阳去此正三年,一路程途甚坦然。深邃门墙三楚外,清风池馆五峰前。西边市井来商客,东岸汀洲簇钓船。公退只应无别事,朱陵后洞看神仙。

洞口鲛绡薄,山心玉蕊浮。残云挂练影,新月下空钩。白鹤仙人去,苍苔石磴幽。奇踪看不倦,旬日为淹留。

象龙虽得请,跃{左虫右戾}亦面占。既有膏苗益,宁无漂麦嫌。馀霏方映户,反照忽通帘。羁旅愁怀阕,农家喜色添。田间拾穗满,陌上荷鉏兼。豫想三种迥,秋场万庾尖。

歌舞相从六换年,秦筝已断下能弦。荷花满眼垂杨绿,肠断清宵月正圆。

日射岩扉晓雾开,杖藜拄石破苍苔。一双蛱蝶随人去,知是香林洞里来。

煮醖青梅且共尝,游峰飞蝶为谁忙。秋千彩索迷青草,车马红桥销绿杨。春事战加蒲剑老,诗肠结尽柳丝长。韶光赋别休匆遽,凝佇东风更一觞。

渤澥东南极,何年梵室开。地形缘水尽,潮势挟山来。古市朝仍暮,遥帆去若回。老僧无一事,窗日射飞埃。

道大言无妄,佛诚说非诳。如是接群生,生灭心说谤。

新晴初照屋山头,春欲归时事事幽。诗著硬黄容我扫,酒拚大白共君浮。幸闻边行初无警,喜见农功渐可鸠。老去所期如此尔,人间底事更关愁。

距城近只十五里,三度来游两载中。山骨潄来成白玉,水痕深处见苍龙。竹间待月为佳友,柱上留题忆长公。此去重来知几日,携家恋别莫匆匆。

晚雨落虽收,夜风鸣未已。轻寒破秋梦,亦逐征人起。闯篷问稿师,开帆已数里。喧喧波拍岸,漠云覆水。溅点如珠翻,涌澜若山峙。白钫亦回翔,江豚相助喜。余声更澎汃,掀兀席与几。孤舟没复出,轻捷如可恃。我生游四方,大半江湖裹。吴会吊胥臣,潇湘寻帝子。咏歌怀曩昔,往往成

老子平生百不足,庵成那管食无肉。终朝闭户只读书,四面开宅都见竹。

纵调为野吟,徐徐下云磴。因知负樵乐,不减援琴兴。出林方自转,隔水犹相应。但取天壤情,何求郢人称。

故里归来迹转浮,是身投老计何由。山中阅世松筠老,江上随波雁鹜流。揽鬓不堪供潦倒,诵诗犹及问朋游。西邻徐孺今文伯,我尔俱当让一头。

调古世寡和,材高自无群。种玉秘奇术,还丹隐玄文。披裘负薪士,拾金非所闻。虽无箕颍节,亦不慕高勋。石田长芝草,暮春自耕耘。曲肱枕耒耜,长歌至日曛。所乐良在兹,没齿伤何云。

远海动风色,吹愁落天涯。南星变大火,热气余丹霞。光景不可回,六龙转天车。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瓜。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嗟。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家。复携两少妾,艳色惊荷葩。双歌入青云,但惜白日斜。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明主倘见收,烟霄

春尽侬随去,江行兴未穷。时烦数点雨,轻洒一孤篷。岸树苍茫外,人家点缀中。海神能饯我,借与半帆风。

曾舍匆匆别,飞花雨过春。水村居自乐,城市懒尤真。载酒青油舫,传书白锦鳞。访君须及早,非是久閒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