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韩淲的《六月周次公俞伯辉余子寿共饮》
拼音和注音
shān fáng wú liù yuè , wēi liáng yǐ sōu sō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飕飕:1.象声词。形容风声雨声。2.象声词。形容很快通过的声音。3.阴冷貌。4.萧飒、衰败貌。
六月:意思是一年中的第六个月;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
山房:山中的房舍。山中的寺宇。山中的书室。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原诗
煮饼了长夏,饱外非所忧。
既和以滑甘,亦用冷煖投。
芼之蔬茹嘉,一箸真良谋。
风轩置盆水,帘虚漾林幽。
更催石鼎煎,瀹此茗雪瓯。
且足为口腹,庶得少迟留。
山房无六月,微凉已飕飕。
庚伏始云中,不日天下秋。
善来二三友,閒身宜自由。
步可著两履,汎可掉扁舟。
破壁委穷巷,孤城带芳洲。
初传多黍稌,忽诏捕螟蟊。
但畏妨我诗,恒饥思难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