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无西耗(一作李敬方诗)

远戎兵压境,迁客泪横襟。
烽堠惊秦塞,囚居困越吟。
自怜牛马走,未识犬羊心。
一月无消息,西看日又沉。

作品评述

近无西耗

远戎兵压境,
迁客泪横襟。
烽堠惊秦塞,
囚居困越吟。
自怜牛马走,
未识犬羊心。
一月无消息,
西看日又沉。

诗词中文译文:

近来无罷战,
遥远的敌人的兵力压境,
迁徙的客泪水满襟。
烽燧的塔楼惊动秦塞,
困居的流亡者受苦,
忍痛地吟唱。
我自怜悯牛马的跋涉,
却不能了解犬羊的心情。
一个月过去了,没有消息,
望向西方,太阳又西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李宣远身处边境时的困境和无奈之情。朝代唐代时,中国与边境上的戎狄部落频繁交战,导致西方的西耗一直动荡不安。诗中李宣远抒发了自己作为迁客的无奈和痛苦之情,用“远戎兵压境”表达了敌人的压力和威胁,用“迁客泪横襟”形容了自己的悲伤和无奈。他描述了战火连绵的景象,烽堠的惨状惊动了整个边塞,而自己困居其中,深感战争的困苦和苦难,这使他不禁发出深情的吟唱。诗人自怜牛马的疲惫,但却未能理解狗和羊的同样疲惫和困苦,这是对处境的无奈和自嘲。最后,他期盼了一个月的消息,结果却是一无所获,西方的太阳也再次西沉,象征着边境的情势依然动荡不安。

整首诗以边境之困为题材,通过刻画生活在战乱之中的迁客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痛苦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李宣远运用细腻的描写和意象,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首诗具有高度的现实主义色彩,真实地反映了唐代边疆的军事状况和人民的生活困境,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诗词推荐

秋风清紧雁初飞,半醉摇鞭出帝畿。名郡又分红旆去,故乡重见锦衣归。剖符虽暂宣皇泽,视草终须直紫微。从此南轩多倚望,好诗芳信莫教稀。

谁云宦路足岖嶔,送子之官独放心。廉介有余无矫亢,谦恭已甚自崇深。安舆何用资三釜,庆问时能抵万金。公退读书三子侍,县斋松竹已成林。

戟棨严门第,镮金倦带围。如公三事老,从古几人归。

平生得意白鸥外,岁晚归心鸿雁俱。蕉叶雨声喧晓枕,梦成风楫泛江湖。

自叹儒官拜将官,谈兵容易用兵难。世间惟有征夫苦,天下无如边地寒。发为胡笳吹作雪,心经烽火炼成丹。朝廷公道明如日,俯仰无惭处处安。

骨多肉少与梅同,老向江南风雪中。万事羞称司马好,一生不送退之穷。偶贪识字头先白,稍欲工竽面即红。说与丹青莫饶笔,肩山只合付何充。

雪乾朱澹殒仙姿,千岁无徵事可悲。埋瘗肯饶鹦鹉冢,飞鸣不到凤凰池。遗翎尚在飘松迳,旧迹犹存傍槿篱。应得羽人尸解术,夜来何处啄灵芝。

殷荐乘春,太坛临曙。八簋盈和,六瑚登御。嘉稷匪歆,德馨斯饫。祝嘏无易,灵心有豫。

高阁在清禁,长轩凭广虚。御幄閟图象,依然临幸余。翠甓布天路,黄帘分直庐。一雨清景早,稍凉秋兴初。解带就君坐,临床闚素书。山海所错出,飞潜类纷如。此语果虚实,遗编空卷舒。自笑正豕亥,更微注虫鱼。君材合远用,就此固已疏。如我乃斯幸,地闲容误居。竹影散良席,花香

非侠非狂非逸民,读书谋国不谋身。一封北阙三千牍,再活西州六万人。雨露晚从天上落,芝兰亲见掌中新。仁心义概丝纶语,长挂巴山月半轮。

少年把笔便班扬,咳唾珠玑落四方。岁晚寒窗浑忘却,瓦炉香细雨声长。

放迹疑辞垢,栖心亦道门。玄言萝幌馥,诗思竹炉温。解带摇花落,弹琴散鸟喧。江山兹夕意,唯有素交存。

双桧生南户,丛筠种北墙。交阴奉君子,为伴老中堂。露洗秋阶绿,风含夏簟凉。栽花知已误,新上一番霜。

南浦东冈二月时,迸流穿树堕花随。春风掩映千门柳,多少长条拂地垂。

群贤修禊,书法遂东。永欣之传,盛于越中。褚虽莫留,犹有远公。至今千岩,飒然清风。

记得瓢泉快活时。长年耽酒更吟诗。蓦地捉将来断送,老头皮。绕扶行不得,闲窗学得鹧鸪啼。却有杜鹃能劝道,不如归。

牡丹又欲试春妆,恼得闲人也作忙。新旧年头将替换,去留花眼费商量。东风从我袖中出,小蕾已含天上香。只道开时恐肠断,未开先自断入肠。

三年离水石,一旦隐樵渔。为问青云上,何人识卷舒。

寂寞江城,┾只共、梅花幽独。揩病眼、佳人何许,嫣然空谷。幻出天姿真富贵,朱唇滞酒红生肉。笑漫山、繁李与夭桃,俱粗俗。迟日丽,春睡足。明月照,尤清淑。算移更千里,远从西蜀。流落天涯应可念,为渠剧饮仍歌曲。怕明朝、酒醒落纷纷,那忍触。

新妆面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