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唐顺之的《雪诗和苏韵十首(其六)》
拼音和注音
rù yè é jīng qiān lǐ yuè , kāi lián xiāng duì mǎn kōng huā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里: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相对:(动)指性质上互相对立;如大与小相对,美与丑相对。②(形)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随着一定条件而变化的。[反]绝对。③(形)比较的:~稳定|~优势。
入夜:(动)到了晚上:~,广场华灯齐放。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原诗
萧萧冻树晚諠鸦,门外谁来长者车。
入夜俄惊千里月,开帘相对满空花。
东郭先生犹敝履,西关迁客正思家。
最怜渔父沧江畔,闲倚孤舟独挺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