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梅花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作品评述

【注释】:
郑域,字中卿。宋人张炎说 :“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物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 一看意思,全在结句。”以词贵在神似与形似之间,它只抓住腊梅的特点,稍加点染,重在传神写意,与张炎所提出的要求,大概相近,风格质朴无华,落笔似不经意,小中见大,弦外有音,堪称佳作。自从《诗经·摽有梅》以来,我国诗歌中咏梅之作就屡见不鲜,但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精粹雅逸,托意高远,如林逋的《梅花》诗,姜夔的咏梅词《暗香》、《疏影 》;一种是巧喻谲譬,思致刻露,如晁补之的《盐角儿》,以及郑域这首《昭君怨》。这后一种实际上受到宋诗议论化的影响,在诗歌的韵味上稍逊前者一筹。
杨慎说此词“兴比甚佳 ”,主要是指善用比喻。但它所用的不是明喻,而是隐喻,如同《文心雕龙·谐隐》所说:“遁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在宋人咏物词中,这是一种常用的手法。象林逋的咏草词《点绛唇 》、史达祖的咏春雨词《绮罗香》和咏燕词《双双燕 》,他们尽管写得细腻传神,但从头到尾,都未提到“草”字,“ 雨”字和“燕”字。这类词读起来颇似猜谜语,但谜底藏得很深,而所描写的景物却富有暗示性或形象性,既具体可感,又含蓄有味。此词起首二句也是采用同样的手法,它不正面点破“梅”字 ,而是从开花的时间和花的色香等方面加以比较:说它是花么,春天还未到;说它是雪呢,却又香得出奇。前者暗示它在腊月里开花,后者表明它颜色洁白,不言腊梅而腊梅自在。从语言结构来看,则是每句之内,自问自答,音节上自然舒展而略带顿挫,如“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 ——香异”,涵泳之中,别有一番情趣。
以“雪 ”“ 香 ”二字咏梅,始于南朝苏子卿的《梅花落》:“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后人咏梅,不离此二字。王安石《 梅花 》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似与苏诗辩论。陆游《梅花绝句 》云:“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丢了香字,只谈雪字。晁补之词《盐角儿》则抓住香雪二字,尽量发挥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至卢梅坡《雪梅》诗则认为各有所长:“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此词好似也参加这一辩论,但它又在香雪二字之前附加了一个条件,即开花时间,似乎是作者的独创。
上片三、四两句,写出山野中梅花的姿态,较富有诗意。“竹外一枝斜”,语本苏轼《和秦太虚梅花》诗:“竹外一枝斜更好。”宋人正敏《遯斋闲览》评东坡此句云:“语虽平易,然颇得梅之幽独闲静之趣。”曹组《蓦山溪·梅 》词中也写过:“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但却把思路引到杜诗“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上来,离开了梅花。此词没有遇竹而忘梅,用典而不为典所囿,一气呵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它以疏竹为衬托,以梅花为主体,在猗猗绿竹的掩映之中,一树寒梅,疏影横斜,闲静幽独,胜境超然。而且以竹节的挺拔烘托梅花的品格,更能突出梅花凌霜傲雪的形象。句末加上“野人家”一个短语,非但在音节上倩灵活脱,和谐优雅而且使整个画面有了支点,流露出不识人间烟火者的生活气息。词也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片。
下片具体描写野人家的环境。原来山野之中这户人家居处十分简朴,数间茅舍,围以疏篱。这境界与前面所写的一树寒梅掩以疏竹,正好相互映发:前者偏于虚,后者趋向实。它成了一种优美的恬静的境界,引人入胜,容易令人产生“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的联想。而“冷落竹篱茅舍”之后,接着写“ 富贵玉堂琼榭 ”,意在说明栽于竹篱茅舍之梅,与栽于玉堂琼榭之梅,地虽不同,开则无异。词人由山中之梅想到玉堂之梅,思路又拓开一层,然亦有所本。李邴《 汉宫春》咏梅词云:“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 ?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相比起来,李词以情韵佳,此词则以哲理胜。它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梅花纯洁而又傲岸的品质,体现了“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 。同一般的咏梅诗词相比,思想又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明代杨慎《词品 》云 :“中卿小词,清醒可喜,如《昭君怨 》云云,兴比甚佳。”这首以咏梅为题材的小词,采用了比兴手法,表现出了一种清醒可喜的逸情雅趣,颇有发人深思的地方。

作者介绍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光宗绍熙中前后在世。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曾倅池阳。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随张贵谟使金,著有燕谷剽闻二卷,记金国事甚详。嘉定中官行在诸司粮料院干办。域能词,花庵词选中录存五首。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松窗词》一卷。杨慎《词品》卷四谓其《 昭君怨》咏梅词“兴比甚佳”,又《画堂春·春思》词“乐府多传之”。

诗词推荐

南岳峰前老石头,怜儿何事不知羞。为人点眼长伸脚,直至而今懒不收。

昭君

野堂疏豁近江皋,喜见南山秋气高。野外渐寒群木脱,草根薄暮百虫号。筑陂浚畎更相勉,伐荻劙桑敢爱劳。亦念耄荒当自佚,欲将世业付儿曹。

昭君

齐女幽忧后,幽时兴咏中。晓寒初饮露,夕燥正含风。翼若裁绡薄,心如鼓橐空。貂冠如见用,清白励王公。

昭君

春晴闲过野僧家,邂逅诗人共晚茶。归见诸公问老子,为言满帽插梅花。

昭君

投林倦鸟暮知还,傍水人家户半关。烟柳露荷摇动处,岸花樯燕送留间。依稀似识城头鹤,仿佛曾游海上山。张翰有灵应笑问,东归今见一人闲。

昭君

东风飒飒吹行李,荣送双龙璧池水。璧池浪阔高化龙,直透银河三万里。君家兄弟真雁行,季方学行如元方。中眉不是弓刀软,个般人物宜胶庠。只今胶庠多俊杰,正是功名到时节。陈家原有两状元,释褐传胪未应别。顾余亦问京华春,苍蝇愿附骥尾尘。干将先去抉云雨,太阿行亦龙延平。

昭君

两下金幱障御阶,异香缥缈五门开。都人罢市从容立,迎接南朝驸马来。

昭君

浅水荷花开傍桥,晚钟楼殿碧山椒。林松绕路行不彻,野鸟避人飞更遥。喜有高情共捕壑,应须长啸混渔樵。老僧好事能延客,未觉山房苦寂寥。

昭君

西湖天下名,可以濯吾缨。况是携家赏,从妨半驿程。尝茶春味渴,断酒晚怀清。尽得幽人趣,犹嫌守吏迎。重餐逢角暮,百事喜诗成。坐阻湘江谪,谁为话政声。

昭君

湖光荡绿春拍塞,百雉之乐才咫尺。五步一亭十步榭,轩窗处处临水避。露浓昼淑花溜红,烟嫩堤平草连碧。俯窥萍罅鱼上下,仰听木杪禽格磔。拂拭尘埃读祖碑,摩挲峰窍怜卢石。中年怀抱多感慨,东西跳丸驹过隙。山林钟鼎同一尽,可笑世网甘形役。瓮边吏部真得计,右酒左蟹船中拍。

昭君

瀑边淅沥风头湿,雪外嶙峋石骨斑。夜半不须持挟去,神州自有好湖山。

昭君

愁云昏昏掩六月,电光霍霍盘四隅。淮西一雨三书夜,长澜积潦无处无。试登高楼望四野,平田渺渺成江湖。山源奔溢来处远,晨朝又报高丈余。重堙闭筑仅自守,一带萦叠何其孤。颓墙处处若山坏,百舍相望无完区。辛勤买得秸一束,马饥况乏粟与刍。三十年间走四方,始遭此厄真穷途。

昭君

暮云碧。佳人不见愁如织。愁如织。两行征雁,数声羌笛。锦书难寄西飞翼。无言只是空相忆。空相忆。纱窗人梦,梦双人只。

昭君

僧居一路曲通村,日落层巅生暮云。白石巧於山背出,清泉时向涧边闻。钵盂未信承龙化,锡杖曾经解虎纷。归去鹤猿应笑我,稚圭何必更移文。

昭君

客行犯萧条,物态如寒冰。借问松窗人,久客将何营。答言慕幽禅,怀抱彻欲清。当年困流俗,鑽纸如痴蝇。一朝脱尘纲,决若飞鸟惊。斋盂趁后辈,卧氎陪老生。从兹辈行间,往往推先鸣。此道本无学,精粗不可评。忽然辨疆哉,独得分专城。物外怀抱好,醒来毛发轻。馀事不着意,自然

昭君

远屿霭将夕,玩幽行自迟。归人不计日,流水闲相随。辍棹古崖口,扪萝春景迟。偶因回舟次,宁与前山期。对此瑶草色,怀君琼树枝。浮云去寂寞,白鸟相因依。何事爱高隐,但令劳远思。穷年卧海峤,永望愁天涯。吾亦从此去,扁舟何所之。迢迢江上帆,千里东风吹。

昭君

霁月光湓浦,吟风归洛京。迥无纤霭翳,千古识真清。

昭君

临流别君时,羡君观吴潮。君行识我意,遣画一幅绡。画作绕床屏,滔滔随惊飚。前浪雪花卷,後浪白马跳。宛然千万重,不似笔墨描。窊亚乱我目,坐卧疑动摇。夜灯照河汉,如有织女招。朝日下天窗,东海无秦桥。秦桥不可度,织女不可邀。但慕乘桴公,空能诵唐尧。尝闻挟柘弹,意必

昭君

攀萝访山扉,极目穷海表。峰疑庐山高,岩若盘谷杳。药臼历穷凹,石楼迫天小。水帘云顶飞,丹叶天涯渺。古峒匝蝴蝶,闲庭喧百鸟。诵声杂石溜,炊烟出林杪。藜烛虽未辉,翠屏自环绕。内乐屏纷华,天机蔑膠扰。虀监比膏梁,所得孰多少。会须携竹炉,一鸣听鸡晓。

昭君

可堪收拾归屏枕,颇欲浮沈付酒杯。

昭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