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

燔肉苟不至,何暇税冕行。
一日废礼经,不如无此生。
相鼠知拱手,寒暑不变更。
威仪特文具,衽席为乱萌。
蔑知圣人意,但以口舌争。
如彼为肉者,死即五鼎烹。

作品评述

《杂兴》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新。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虚伪礼教和权力斗争的不满与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燔烧肉食若不能达到美味,又何必费心去纳税,受封冠而行礼仪。宁可一天废弃礼仪经书,不如没有这样的生活。相对的老鼠知道该放下手,冬夏不改变。威严的仪式只是虚饰,衣裳乱七八糟。无法理解圣人的意愿,只会用口舌争吵。像那些为了肉食而生的人,死了就会被五鼎烹煮。

这首诗词的主题是对社会虚伪和权力斗争的嘲讽和质疑。作者通过对比人与老鼠的行为,表达了对于人们追求权力、迎合礼教和虚饰仪式的不满。他认为这种追求和争斗只是口舌之争,没有真正的意义。作者以燔肉为象征,暗示了那些为了权力和私利不择手段的人最终也会面临灭亡和惩罚。

整首诗词运用了夸张和讽刺的手法,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和批判,表达了作者对于真实和纯粹的向往。诗中的对比和象征意义使得诗词更具有表现力和思考性。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天地如蒸湿,园林似却春。洗风清枕簟,换夜失埃尘。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

和风快人意,岸帻晚襟凉。日落野痕碧,月生淮际光。论诗得灵运,静语属支郎。不是耽闲散,从来懒性长。

畦资搰搰功,爨藉丁丁力。但取茅盖头,不嗟家立壁。

浮云郁郁成苍狗,黄鹄高高化白凫。惟有大程窥此妙,不将算法问尧夫。

武骑暄阗卫富平,红灯千队导蜺旌。三山火炤琼花发,人在南天赤玉京。

见说岩中雪色猿,啸声时出翠微间。不看新月初三夜,却觅当时旧玉环。

孟夏爱吾庐,陶潜语不虚。花樽飘落酒,风案展开书。邻女偷新果,家僮漉小鱼。不知皇甫七,池上兴何如。

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

春波桥头柳似烟,越王城郭在西边。我家绕屋皆春水,尽日鸳鸯随钓船。

多君贵公子,爱山如爱色。心随叶舟去,梦绕千山碧。新诗到中路,令我喜折屐。古来轩冕徒,操舍两悲忄栗。数朝辞簪笏,两脚得暂赤。归来不入府,却走湖上宅。宠辱吾久忘,宁畏官长诘。飘然便欲去,谁在子思侧。君能従我游,出郭及未黑。

野庙凄凉向峡中,断崖无路一从容。楚王神女知何在,云锁巫山十二峰。

壮志只便鞍马上,客梦长到江淮间。谁能辛苦运河里,夜与商人争往还。

上马行数里,逢花倾一杯。更无停泊处,还是觅君来。

雨脚何其厚,云头不易空。病怜山叟甚,诗喜故人通。慰藉殷勤里,吟哦怅望中。地炉无热火,林屋但鸣风。

寒气肃岩扉,烟光静翠微。上方鸣磬彻,中夜一僧归。雨嶂啼猿寂,风林宿鸟飞。云峦心赏共,忍遣此宵违。

幽人何事苦伤春?春雨无端愁煞人。不但幽人独愁怨,江头多少柳眉频。

淡扫蛾眉朝画师,同心华髻结青丝。一杯颜色和双泪,写就梨花付与谁?

陶公白头卧,宇宙一北窗。但闻窗风雨,平陆漫成江。卯金扛九鼎,把菊醉胡床。城南晁正字,国器无等双。日月丽宸极,大明朝万邦。假版未通班,晓严梦逄逄。万卷曲肱里,胸中湛秋霜。亦有好事人,叩门提酒缸。欲眠不遣客,佳处更难忘。

天气清和修禊後,土风淳古结绳前。村村陂足分秧水,户户门通入郭船。亭障盗消常息鼓,坊场酒贱不论钱。行人争看山翁醉,头枕槐根卧道边。

羡君先拜邑,残腊见登车。远驿寒云重,长郊积雪余。行当勤民稼,始信带经锄。还到济南日,应传古尚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