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余雪诗

阴庭覆素芷。
南阶褰绿葹。
玉台新落构。
青山已半亏。

作品评述

《咏余雪诗》是南北朝时期沈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阴庭覆素芷。
南阶褰绿葹。
玉台新落构。
青山已半亏。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的景象。作者借助雪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诗中描述了阴庭(指庭院)上覆盖着洁白的雪花,南阶上的草丛被雪压弯了腰,玉台(指高台或阶梯)上的雪已经积得很厚,而青山的景色已经因为积雪而失去了一部分原有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雪景的观察和感受。通过描绘雪覆盖的庭院、弯曲的草丛、积雪的玉台和青山的减少,展现了雪后景象的变化和自然环境的寒冷。同时,这些景物也隐喻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失落。

诗中使用了一些富有意象的词语,如“素芷”表示洁白的雪花,给人以清新的感觉;“绿葹”描述被雪压弯的草丛,展现了雪的厚重和对自然的压迫;“青山已半亏”描绘了雪覆盖下山色的减少,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通过这些描写,作者把自然景物与自己的情感相融合,传达出一种深情和忧伤的情绪。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雪景的深刻观察和内心的体验,展示了南北朝时期诗人的细腻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达能力。

诗词推荐

朝阳生危岑,委光皂江壖。江妃舞倒景,老木奔惊猿。群仙亦戏剧,挹袂来联翩。笑倒天地间,谁亏复谁全。手携昭文琴,一曲三千年。

谁家玉笛暗飞声,总是乡关离别情。妾梦不离江上水,夜来还到洛阳城。

莫怪归心甚速,西湖自有蛾眉。若见故人须细说,白发倍当时。小郑非常强记,二南依旧能诗。更有鲈鱼堪切脍,儿辈莫教知。

雁山削玉上青云,仙侣常游遣俗纷。飞舄可无能少驻,洞箫何幸复亲闻。看取下户恩尤重,宾礼高贤意自欣。忽忆门西贫士宅,蛰雷绕甑黍初饙。

断云一叶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好作新诗寄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拂袖麻源景,飘飘逸兴清。不辞千里远,独步五云轻。自有琴书乐,应无世俗萦。我惭阻追逐,回首谩驰情。

黄粱欲熟且留连,漫道春归莫怅然。蝴蝶岂能知梦事,蘧蘧飞堕晚花前。

骁勇称奇赐左骖,溃围解急敌心寒。卒能剽甲敦儒学,可作寻常武将看。

朝寒霡霡荡舟行,渚柳江花白浪生。客到杯香怜閤小,兴移墨漫爱窗明。檐前树缺春山出,桥外天低野寺平。共道主人能下榻,不愁风雨断柴荆。

千万年之人,千万年之事。千万年之情,千万年之理。惟学之所能,坐而烂观尔。

云州三万骑,南走疾飞鹰。回碛星低雁,孤城月伴僧。敲关通汉节,倾府守河冰。无处论边事,归溪夜结罾。

白云红树路纡萦,古殿长廊次第行。南望水连桃叶渡,北来山枕石头城。一尘不到心源净,万有俱空眼界清。竹院逢僧旧曾识,旋披禅衲为相迎。

青紫皮肤类宰官,光圆头脑作僧看。如何缁俗偏同嗜,入口元来听一般。

雍容青琐汉儒臣,出牧东南七郡民。秘府内分龙节贵,故乡朝看锦衣新。湖山动色迎诗老,牛酒均欢慰路人。岂愧能名循吏后,应留美化大江滨。相逢日下黄门省。回首风前画鷁津。未省行春周泽国,即听鸣玉上枫宸。

寒应消尽,丽日添长,百花未敢先拆。冷艳幽香,分过溪南春色。调酥旋成素蕊,向碧琼、枝头匀滴。愁肠断,怕韶华三弄,雪映溪侧。应是酒阑人静,香散处、惟见玉肌冰格。细细疏风,清态为谁脉脉。芳心向人似语,也相怜、风流词客。待宴赏,伴娇娥、和月共摘。

园夫扶出径,元是醉为媒。密叶疏疏理,纖根细细栽。卷帘斜日避,倚杖好风来。佳客如相顾,还能伴酒杯。

虚名误壮夫,黄金变颜色。谁欤帛米谋,困此刍狗迹。安和一榻上,精神余笔力。我欲造之深,剧谈忘漏刻。

蟠桃脱核吾来时,铢衣拂石吾未归。翻思此日朝玉帝,有泪如雨沾帝衣。自起凭楼眉自茧,琪花开后知谁剪。凤凰阁上定蛛丝,凤凰阁下须苔藓。

惯说五家宗派禅,不将玄妙与人传。晚年一处真奇物,食罢长伸两脚眠。

万机俱罢付疾憨,踪迹常容野鹿参。不脱麻衣拳作枕,几生梦在绿萝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