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

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
望湖楼上暗香飘。
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
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
佳人不见董娇饶。
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

作品评述

《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

多病休文都瘦损,
不堪金带垂腰。
望湖楼上暗香飘,
和风春弄袖,
明月夜闻箫。

酒醒梦回清漏永,
隐床无限更潮。
佳人不见董娇饶,
徘徊花上月,
空度可怜宵。

译文:
病愈之后,身体消瘦,
连金带也松垂腰。
望湖楼上暗香飘,
和风轻拂春衣袖,
明月之夜闻箫声。

酒醒时,回想清晰,
滴漏声永恒不变。
隐在床上,无边的潮湿。
佳人不见,像董娇一样美丽的女子,
徘徊在花上的月亮下,
空空度过可怜的夜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病愈之后登上望湖楼,感叹自己多病的身体状况,以及对逝去的青春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诗的开头,苏轼自述多病,文思荒废,身体消瘦,形容自己不堪重负的金带都垂到腰际,揭示了他身心的困顿和疲惫。

接着,苏轼登上望湖楼,感受到了楼上的幽香,寓意着春天的气息。和风轻拂春衣袖,明月下箫声悠扬,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苏轼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感悟。

第三、四句描述了苏轼酒醒时的回想和清晰的思绪。他感叹时间的流逝,滴漏声永恒不变,暗示着人生短暂而无常的真相。床上的湿气无限蔓延,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侵蚀。

接近诗末,苏轼描述了自己不见佳人的孤寂。他提到董娇,一个美丽的女子,暗示了自己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缺失。在花上的月亮下徘徊,度过空虚而可怜的夜晚,表达了他对幸福和温暖的渴望。

整首诗以自述抒怀的方式,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表达了苏轼对逝去时光和美好情感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追求。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被视为他晚年创作中的经典之作。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白尽蒹葭,蓑从蒲柳,我只松筠节。君民尧舜,老翁揩眼勋业。

临江仙

昔在神霄府。是上皇娇惜,便自酣歌醉舞。来此人间不知岁,仍是酒龙诗虎。做弄得、襟情如许。俯仰红尘几今古。算风灯、泡沫无凭处。即有这,烟霄路。淮山浙岸潇湘浦。一寻思、柳亭枫驿,泪珠溅俎。此去何时又相会,离恨萦人如缕。更天也、愁人风雨。语燕啼莺莫相管,请各家、占

临江仙

道体本来无限量,其间细大竞差殊。只争思勉些微累,意必之心未绝无。

临江仙

有花无月恨茫茫,有月无花恨转长;花美似人临月镜,月明如水照花香。扶笻月下寻花步,携酒花前带月尝;如此好花如此月,莫将花月作寻常。

临江仙

王家唤竹作此君,周家唤莲作君子。泥中怀玉避俗尘,水上开花超大地。红裳翠盖在眼中,欲往从之隔秋水。牡丹贵人非吾徒,篱菊隐士堪邻居。李侯岸巾对芙蕖,不寄新诗来起予。

临江仙

湛湛琴前酒,期自赏青春。胡为缄笑语,深念不思身。寂寂花舞多,嘤嘤鸟言频。心悲兄弟远,愿见相似人。江界田土卑,竞来东作勤。岁寒虚尽力,家外无强亲。杳窅青云望,无途同苦辛。

临江仙

么麽常情忽,潜形未易知。嗅香太尉足,起粟婕妤肌。醯甕偏常集,纱厨巧似窥。平生长尘尾,至此竟难麾。

临江仙

半雨半晴天气,半开半落山花。半醉半醒游客,半村半郭人家。

临江仙

东阁一何静,莺声落日愁。夔龙暂为别,昏旦思兼秋。蕙草出篱外,花枝寄竹幽。上方传雅颂,七夕让风流。

临江仙

玉环扶浅醉,翠袖笼寒,香汗初融。昨夜残妆在,最难胜珠络,都沁铅红。朝云低护深约,蜂蝶不知踪。奈燕子情多,斜飞轻触,泪洒羞容。重逢。记前度,解翦烛调笙,踏月鸣骢。风入人间远,待尘缘洗尽,飞佩凌空。丁宁为我留住,携酒寿东风。便花谱重修,高堂再赋疑梦中。

临江仙

野外归来晚,空庭露气新。乍晴云如月,多病酒欺人。倚杖行吟久,投杯起舞频。早梅消息动,春事渐关身。

临江仙

不到西峰为日久,一日一日一日又。明日有约为此游,一片云山想依旧。

临江仙

夜滴研朱,晨妆试酒,寒树偷分春艳。赋冷吴江,一片试霜犹浅。惊汉殿、绛点初凝,认隋苑、彩枝重翦。问仙丹,炼熟何迟,少年色换已秋晚。疏枝频撼暮雨,消得西风几度,舞衣吹断。绿水荒沟,终是赋情人远。空一似、零落桃花,又等闲、误他刘阮。且留取,闲写幽情,石阑三四片。

临江仙

季敭欲我来山阴,季思欲我归严陵。严陵山阴两无住,来去於我如浮云。飞雪漫漫浙江暮,朔风吹船渔浦渡。咫尺不到兴有余,底须夜出山阴路。东华尘土缁人衣,顾瞻禹穴何巍巍。克艰一言万世师,季敭季敭何时归。

临江仙

山椒却立小迟留,欲傍江山洗客愁。不觉凭高来远念,此心潜与水东流。

临江仙

卓立不求名出家,长怀片志在青霞。今日英雄气冲盖,谁能久坐宝莲花。

临江仙

早似机云入帝乡,晚如广受出咸阳。旧游应忆鱼同队,倦翼还欣雁著行。甲子八百九十朔,醉乡三万六千场。新阳渐漏春消息,二老风流日月长。

临江仙

伊轧篮舆不受催,湖南秋色更佳哉。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

临江仙

鹿田逈在翠微巅,乘兴来寻半日闲。径入古松行落叶,目随飞鸟破寒烟。钟声不隔东西寺,屐齿何辞上下山。一见老僧如旧识,相留煮茗试岩泉。

临江仙

天遣为农老故乡,山园三亩镜湖傍。嫩莎经雨如秧绿,小蝶穿花似茧黄。斗酒只鸡人笑乐,十风五雨岁丰穰。相逢但喜桑麻长,欲话穷通已两忘。

临江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