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太保致仕李公挽辞二首

衣冠元礼旧龙门,旄钺西平奕代勋。
官是唐家贵公子,名高汉室故将军。
四朝人地推时望,千载丘园脱世纷。
国器幡然临挚殒,齎咨遗事谩传闻。

作品评述

《太子太保致仕李公挽辞二首》是苏颂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李公辞去太子太保职务的场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衣冠元礼旧龙门,
旄钺西平奕代勋。
官是唐家贵公子,
名高汉室故将军。

中文译文:
华丽的衣冠仪式在龙门举行,
旗帜和军权传承西平的功勋。
作为唐朝尊贵的公子,
声名显赫如汉朝的故将军。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李公在辞去太子太保职务时的盛况。诗人通过描述衣冠华丽的仪式和太子太保的权力象征,将李公的身份地位凸显出来。李公作为唐朝贵族出身,他的名望如同汉朝显赫的将军一样,具有极高的声望。

赏析:
这首诗以华丽的辞官仪式为切入点,通过仪式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李公的威望和荣耀。衣冠元礼和旄钺的描绘,彰显了李公担任太子太保职务的庄严和威仪。诗中提到李公是唐家的贵公子,这表明他出身于显赫的贵族世家,拥有辉煌的家族背景。将其与汉朝的将军相提并论,进一步突显了他的声名和地位。

第二首:

四朝人地推时望,
千载丘园脱世纷。
国器幡然临挚殒,
齎咨遗事谩传闻。

中文译文:
历经四朝人民的期望和推崇,
千年的丘园摆脱了尘世的纷扰。
国家的重要器物突然陨落,
携带着咨询和遗留的事情,只能虚妄地传闻。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李公辞去太子太保职务后,世人对他的期望和推崇,以及他离开政治舞台后的淡泊和遗憾。诗人通过描绘四朝人民对李公的期望和推崇,突显了他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丘园的摆脱尘世的描绘,表达了李公离开政治舞台后的淡泊心态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国家重要器物的失去和李公离开后遗留的事务只能成为虚无传闻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李公离开政治舞台后的影响和遗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李公的敬佩之情。四朝人地推时望的描绘,展现了李公在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和世人对他的期望。丘园脱离世俗的描绘,表达了李公离开后政治权力的超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通过国家器物的陨落和遗留事务的虚无传闻,表达了对李公辞去职务的遗憾和对他离开政治舞台的思念。

整体而言,这两首诗通过对李公辞去太子太保职务的描写,表达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威望和影响力,以及他离开后世人的期望、遗憾和思念。诗人以华丽的场景和象征意象,突出了李公的身份和地位,同时展现了他超脱尘世的淡泊心态。这些描写让诗词具有了深厚的诗意,同时也让读者对李公的辞官之举产生了思考和共鸣。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忆昔西都欢纵。自别后、有谁能共。伊川山水洛川花,细寻思、旧游如梦。今日相逢情愈重。愁闻唱、画楼钟动。白发天涯逢此景,倒金尊。殢谁相送。

忠义垂青脉,癯然独饭蔬。生涯一身寄,禅学九经余。有教宁分类,逢人只借书。世方餍粱肉,视此愧何如。

独化陶钧运圣谟,八方寥廓入雄图。将军已勒边山颂,博士初修玉检书。西望忽惊新石阙,东来不是旧金舆。编年谁秉丹青笔,流落周南一腐儒。

士悲秋色女怀春,此语由来未是真。倘若有情相眷慈,四时天气总愁人。

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后前。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古道自愚蠢,古言自包缠。当今固殊古,谁与为欣欢。独携无言子,共升昆仑颠。长风飘襟裾,遂起飞高圆。下视禹九州,一尘集豪端。遨嬉未云几,下已亿万年。向者夸夺子,万坟厌其巅。惜哉抱所见,白黑未及分。慷慨为悲咤,泪如

病中一刻抵三秋,况见西风再树头。老去能禁几回病,秋来不为别人愁。书惟梦觉疑僧榻,竹户凉侵似客舟。寿外康宁方是福,不然徒寿不须休。

小阁暮云远,乱山黄叶稀。斗低天轴动,霜冷月魂飞。爱客樽常满,寻诗带减围。庭乌绕高树,游子亦思归。

使君开府来,京口酒可饮。公才真麴糵,留滞已再稔。江山助诗兴,草木入题品。冰霜寒正严,为国护饔寝。

老树槎牙记佛庐,露啼蛩吊百年馀。鼎新堂殿谁为此,壮观林泉我弗如。身上无华惟布楼,盂中舐味祗山蔬。野僧勤瘁能如许,罪或无多乞赦除。

经纬出天机,画檐斜挂箅。可惜巧於蚕,无补人间世。

往年曾约郁金床,半夜潜身入洞房。怀里不知金钿落,暗中唯觉绣鞋香。此时欲别魂俱断,自后相逢眼更狂。光景旋消惆怅在,一生赢得是凄凉。

此生未展云蓝墓,郁郁甘棠孙子情。今度忽为寒食客,欣欣乔木岁时荣。尧天日月重光显,越国江山几变更。回首千年有归鹤,练溪新涨匝春城。

刹刹波摇影,那个明心镜。大海一浮沤,沤破方消醒。

春花着雨即尘埃,何似深秋耐久开。菊尚无多饶瑞质,霜如有意护香腮。

芝茎抽绀趾,清唳掷金梭。日翅闲张锦,风池去罥罗。静眠依翠荇,暖戏折高荷。山阴岂无尔,茧字换群鹅。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仑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淅淅寒流涨浅沙。

循行修竹林,爱此晚色净。萧然抱清节,每见敢不敬。香闻遥风度,阴过微月映。渭川游未能,吁嗟子方病。

畴昔始龙馆,能声到海隅。兆民方菜色,境政独蒲庐。尚赖德弥郡,安知今也无。犹闻江左郡,荒政徯来苏。

旗影翩翩整复斜,中天星月动光华。千群貔虎方屯戍,万里鱼龙听鼓笳。圣主自多开国老,小夷休恃上天槎。却烦上将频思念,时问东门二亩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