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归宗寺

愦愦深源与会稽,识时惟有一羲之。
千年误作能书看,谩说鹅池与墨池。

作品评述

《题归宗寺》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传统与历史的思考和反思。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愦愦深源与会稽,识时惟有一羲之。
千年误作能书看,谩说鹅池与墨池。

诗意:
愦愦深源与会稽:愦愦是形容山势险峻的意思,这里指归宗寺地势险峻。深源和会稽分别指文化和历史的源头,代表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视。
识时惟有一羲之:意思是只有对于时代的认知才能理解和欣赏一羲之(指古代传世的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表达了作者对于艺术与时代的关系的思考。
千年误作能书看:千年来的误解把这些艺术作品误认为是能书(指为了纪念名人而刻制的字画),破坏了它们原本的艺术价值。
谩说鹅池与墨池:谩说指的是妄议、不真实的说辞。鹅池与墨池是传说中王羲之在鹅湖和墨池中洗笔的地方,这里指的是人们对于王羲之创作环境的误解和夸大。

赏析:
这首诗以魏了翁对于文化传统和历史的关切为出发点,通过对于归宗寺、一羲之和王羲之艺术的描写,表达了对于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对于历史误解的不满。

诗中的"愦愦深源与会稽"一句,运用愦愦形容山势,通过地理景观的描写,将归宗寺的地势险峻与深远的文化历史联系在一起,凸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尊崇。

"识时惟有一羲之"表达了作者认为只有对于时代的了解和认知,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艺术与时代的关系的思考,强调了艺术与文化背景的紧密联系。

"千年误作能书看"这句话指出千年来对于一些艺术作品的误解,将其误认为是为了纪念名人而刻制的字画,破坏了它们原本的艺术价值。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误解的不满和对于艺术真实性的追求。

最后一句"谩说鹅池与墨池"指的是人们对于王羲之创作环境的错误理解和夸大。通过这句话,作者表达了对于历史误解和夸张说辞的批判态度。

《题归宗寺》这首诗词通过对于文化传统、历史和艺术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于历史误解的不满。同时,诗词运用了具体的地理景《题归宗寺》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它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统和历史的思考与反思。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愦愦深源与会稽,识时惟有一羲之。
千年误作能书看,谩说鹅池与墨池。

诗意:
愦愦深源与会稽:愦愦形容山势险峻,这里指归宗寺地势险峻。深源和会稽分别指文化和历史的源头,代表作者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视。
识时惟有一羲之:只有认清时代的特点,才能理解和欣赏王羲之的艺术成就,表达了作者对艺术与时代关系的思考。
千年误作能书看:几百年以来,这些艺术作品被错误地视为能书(用于纪念名人的字画),破坏了其原有的艺术价值。
谩说鹅池与墨池:谩说指的是不真实、妄议的言辞。鹅池和墨池是传说中王羲之洗笔的地方,这里指人们对王羲之创作环境的错误理解和夸大。

赏析:
这首诗词以魏了翁对文化传统和历史的关注为起点,通过描绘归宗寺、王羲之和王羲之的艺术,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对历史误解的不满。

诗中的"愦愦深源与会稽"一句,用愦愦形容山势,通过地理景观的描绘,将归宗寺的险峻地势与深远的文化历史联系在一起,突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崇敬。

"识时惟有一羲之"表达了作者认为只有对时代的认知,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艺术与时代关系的思考,强调了艺术与文化背景的紧密联系。

"千年误作能书看"这句话指出几百年来对一些艺术作品的误解,将其错误地视为用于纪念名人的字画,破坏了它们原本的艺术价值。这反映了作者对历史误解的不满和对艺术真实性的追求。

最后一句"谩说鹅池与墨池"指的是人们对王羲之创作环境的错误理解和夸大。通过这句话,作者表达了对历史误解和夸张言辞的批判态度。

《题归宗寺》这首诗词通过对文化传统、历史和艺术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历史误解的不满。同时,诗词运用具体的地理景观和艺术形象,形成了深刻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作者介绍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万人竞渡一标归,乡国今犹记锦衣。芹藻再思俱有造,穀蒲连执总成非。风吹剑首空遗吷,日照禺中遽落晖。宿草纵存无路哭,追怀往事共歔欷。

溪水东流去,何时合大江。岂无双鲤鱼,附书还故乡。不忧溪水迟,所恨垅坂长。临流一叹息,四顾山苍苍。

枫叶霜余霞灿烂,苇药风起雪纵横。铜陵江上秋容好,两绝新诗取次成。

四海衣冠拜九重,圣君在位像飞龙。遥瞻雉扇双开处,万岁齐呼瑞气浓。

我生苟无祸,放怀在诗酒。诗酒得自在,功名亦何有。天欲醉坠车,岂问柳生肘。写我平生适,笑寄方外友。

八载天涯喜遂归,吴整当暑亦相宜。茗烹阳羡慰久间,鲈买松江更一奇。老树经风惟柳长,新田得雨未秋迟。不因看镜惊头白,将谓情怀只旧时。

驱车出东门,客问将何之。遗我黄鹄羽,举我栗木枝。勿谓一羽轻,横翔以相期。勿讶一木微,谨畏堪自持。一拜感客意,再拜领客辞。何以报知己,奉之千岁龟。

前时相见,楼头窗畔,尊酒望银蟾。如今间阻,银蟾又满,小阁下珠帘。愿得吴山山前雨,长恁晚廉纤。不见楼头婵娟月,且寂寞、闭窗眠。

客心降尽转悠悠,见月闻歌已不愁。当日绛唇空寂寞,何时雪顶共依投。衰年自照犹残烛,长夏行吟祇敝裘。送远可能忘故国,浮云西北有高楼。

宝筵延厚命,供帐序群公。形胜宜春接,威仪建礼同。晞阳人似露,解愠物从风。朝庆千龄始,年华二月中。辉光遍草木,和气发丝桐。岁岁无为化,宁知乐九功。

平沙月转旌旗影,擐甲为衾戈作枕。此时饮恨念銮舆,玉体能胜暴露无。问安使者空相继,清跸不回宫殿闭。请缨傥未缚酋渠,我榻虽安保忍寐。

折残金菊。枨子香时新酒熟。谁伴芳尊。先问梅花借小春。道人破戒。染酒题诗金凤带。愁病相关。不似年时酒量宽。

看竹闲相及,即非采艾期。感时心自摄,与坐语还痴。阶暝烟粘草,篱疏风损葵。乞来平日饭,都是午时炊。

寻求就理两俱愆,不涉二途病亦然。孰谓个中端的处,椎胸贫子一分钱。

人寻载酒地,雨破看花期。

春前已岁换,岁后始春来。綵燕随宜帖,缯花斗巧开。

平旦入西园,梨花数株若矜夸。旁有一株李,颜色惨惨似含嗟。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匝至日斜。忽忆前时经此树,正见芳意初萌牙。奈何趁酒不省录,不见玉枝攒霜葩。泫然为汝下雨泪,无由反旆羲和车。东风来吹不解颜,苍茫夜气生相遮。冰盘夏荐碧实脆,斥去不御惭其花。当春天地

三厄五穷能养诗,养之成熟气混夷。不知胸次是三代,可与笔端为四时。收拾性情归大朴,发挥风月出多仪。勘符容有一未合,更把大通肯转移。

梅雨无时下,霖淫一月余。重阴迷早晚,常课废经书。衣润无由曝,园荒亦欠锄。尧天舜日远,怀抱若为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