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郊外七绝

孤烟近见数椽屋,急水时行独木桥。
入眼异乡风景别,修眉一抹暮山遥。

作品评述

诗词:《出游郊外七绝》
朝代:宋代
作者:王炎

孤烟近见数椽屋,
急水时行独木桥。
入眼异乡风景别,
修眉一抹暮山遥。

中文译文:
孤烟靠近看见几间房屋,
急流时行走在独木桥上。
眼前是陌生的乡间风景,
修整眉毛,远望暮色遥远的山峦。

诗意和赏析:
这首七绝诗描绘了一个人出游郊外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景物的细微之处展现出来。王炎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并感受周围的环境,通过几个简洁的场景勾勒出了一个寂静、恬淡的画面。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孤烟近看见几间房屋,这些房屋可能是郊外的农舍或村庄。孤烟的形象给人一种孤寂和静谧的感觉,暗示了景色的宁静和被人疏远的感觉。

第二句描绘了急流中一个人独自行走在一座独木桥上。急水和独木桥的形象给人一种紧张和危险的感觉,表现了诗中人物的勇敢和冒险的精神。

第三句表达了进入陌生乡间风景的感受,王炎以入眼异乡来形容风景的陌生和不同,给人一种新奇和异国情调的印象。

最后一句以修眉一抹来展现人物情感的变化,此时诗中的人物或许在目送暮色遥远的山峦,表达了一种对自然景色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思念。

整首诗以简约而精湛的笔墨勾勒出了一个寂静而宁静的场景,通过景物的描绘和人物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陌生环境的好奇以及对离别的感伤。王炎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幽静而美丽的画卷。

作者介绍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禾山打鼓,雪峰辊毬,妙胜不打个般车里油。一双穷相手,两个死柴头。

弦歌不救鲁,告谕难入巴。世事蛇赴壑,吾生狗丧家。

为客无时了,悲秋向夕终。瘴馀夔子国,霜薄楚王宫。草敌虚岚翠,花禁冷叶红。年年小摇落,不与故园同。

一自同簪獬豸冠,几经离合几悲欢。荷君终始于人厚,知我疏慵涉世难。闻道休官能自适,惠在贻问更相宽。交游耐久如君少,松柏方能保岁寒。

文行学曾颜,才名孰可攀。仁风清郡国,和气满江山。暂抑提雄漕,行当簉近班。须知揽辔暇,大智养闲闲。

七八叶芦秋水里,两三个雁夕阳边。笔头到处浑无碍,扫破寒潭一簇烟。

柳色花光映晓云,半窗红日已东升。行人隔水自相语,无数莺啼闻不曾。

忿怼及韩驷,荒唐入郢鞭。乐生端可拜,宁死不谋燕。

凉人虚堂睡思浓,夜深剪尽灯花红。光摇珠箔梧桐月,香透纱厨茉莉风。欹枕觉来人不寐,捻须吟罢句难工。小蛮问我诗成未,诗在池塘草梦中。

林遍山深一罅天,临流跌坐月娟娟。此时妙音谁能领,绕石琅琅走涧泉。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杨子江边送玉郎,柳丝牵挽柳条长。柳丝换得行人住,多向江头种两行。

碧雾朦胧郁宝熏。和风容曳舞帘旌。花间千骑两朱轮。金马天材文作锦,玉堂仙骨气如冰。湖山何似使君清。

古屋云栖洞,深湖水拍桥。吏閒知学稼,民乐自歌樵。官监频添牧,蕃商不费招。老夫便午睡,风恶任飘摇。

旧日心期不易招。重来孤负,几个良宵。寻常不见尽相邀。见了知他,许大无聊。昨夜花插翠翘。影落清溪,应也魂消。假饶真个住山腰。那个金章,换得渔樵。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乱山深处出楼台,秋入群松万壑哀。岚翠逼人清似雾,滩声落石响如雷。

激箭波涛上,为梁木石雄。铁牛惊陕右,流马出关东。潦集连艘断,冰融一水通。询谋自谁可,贤有赞皇公。

世事偏宜假,吾生只认真。少知行路恶,老爱在家贫。宁接古时鬼,怕逢今世人。涧松方卧雪,野草亦争春。

两祖门中种阴德,名塞四海世有人。诸儿莫断诗书种,解有无双耸搢紳。人间卿相何足道,胸次诗书要不忘。男儿邂逅起屠钓,何如林下日月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