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阁

明进离方午,柔生遇已阴。
妙参三圣易,细测两仪心。

作品评述

《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阁》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进离方午,柔生遇已阴。
妙参三圣易,细测两仪心。
(注:该诗词只有两句,没有明确的句与句之间的分隔,因此这里将其分为两句进行翻译。)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端午节的场景。文中提到了进、离、方、午、柔、生、遇、已、阴、妙、参、三圣、易、细测、两仪、心等词语,将端午节与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相结合,表达了丰富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运用象征与隐喻的手法,将端午节的景象与宇宙间的阴阳五行之气相联系,展现了作者洪咨夔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第一句“明进离方午,柔生遇已阴”,运用了五行学说中的进、离、方、午、柔、阴等概念。进和离分别代表阴阳的变化,方午则指代夏至时刻,柔生遇已阴则表明柔和的气息遇到了阴寒之气。这些词汇的运用,使得整句表达了节令的变化和自然界的律动。

第二句“妙参三圣易,细测两仪心”,进一步运用了妙、参、三圣、易、细测、两仪、心等词汇。妙参指的是阴阳和五行的妙用,三圣可能指的是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等三位圣人,易则暗示了易经的智慧,细测和两仪心则表达了对于宇宙本质和人心的深入思考。这句诗词通过妙参三圣和细测两仪心的描绘,探索了宇宙和人性之间的微妙关系,体现了作者对于宇宙和人生哲理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端午节景象的描绘,结合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它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元素,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怀和智慧。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曲栏倚青冥,万井入指顾。湖光漾明霞,照我凭栏处。森木倦鸟归,遥空征鸿度。定知待月人,破竹有奇句。

苍苍古庙映林峦,漠漠烟霞覆古坛。精魄不知何处在,威风犹入浙江寒。

太任徽音,太姒是嗣。则百斯男,周室以炽。天子万年,受兹女士。如姒事任,从以子孙。

欲调无筝,欲抚无琴。赤口白舌,何以写心。咏歌不足,丝竹胜肉。渐近自然,难传衷曲。如春在花,如盐在水。如无却有,悒悒莫解。茧中有肾,化蛾能飞。心中有物,即之忽希。

山寺辋川图。霜叶云林锦绣居。寿斝浮春珠翠拥,欢娱。满院流泉绕绮疏。道气自肤腴。几席轻尘一点无。天要耆英修相业,清都。已有泥书降玉除。

门外黄尘尺放深,痴儿抵死竞浮沈。谁知一寸茅檐日,天付闲人值万金。

江浮云影抱层栏,云上青山一水间。尽日倚阑看不足,杖藜欲去更回还。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左舟右同}艚市中渔者渔,茅屋岸上居人居。阳坡细草马随鹿,烟水静花鸥趁鱼。

石佛山头日欲颓,寻僧不遇懒空回。青鞋布袜云门路,拄杖穿林归去来。

凿门初奉律,仗战始临戎。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防身岂乏智,殉命有馀忠。

风霜阴忽忽,天地澹悠悠。我自操吴语,谁来问楚囚。寂中惟灭想,达处尽忘忧。手有韦编在,朝闻夕死休。

狂走断贻猿鹤笑,醉吟忽感岁时迁。野桥流水湘路,欲撷莼丝饭午前。

归来长独坐,谁更伴吾行。不念为生拙,偏思得句清。园晴秋菜少,井涸夜泉生。爱听灯前雨,松声相杂鸣。

山弄夕辉眉淡扫。溪分新水支流小。醉梦风光凝望杳。云树绕。杜鹃怨处谁能晓。浮世悠悠波渺渺。蜗争何事何时了。天为无情方不老。休苦恼。随缘诗酒清闲好。

上界仙官孰礼勤,逍遥归入散仙群。百千岁后人相识,白石山前黄老君。

要眇新声生宝柱。弹到离肠断处。细落檐花雨。夜阑清唱行云住。洞府春长还易暮。凡客暂来终去。不忍回头觑。乱山流水桃溪路。

入仕不为宰,无异面墙壁。如何今世人,指作富贵厄。区区为身谋,反谓第一策。皇皇百里民,谁为访休戚。澡身有至理,面垢吾能索。负北肤所受,非人孰湔涤。诗人有良玉,犹藉他山石。况复吾所师,且喜得亲炙。

旧依支遁宿,曾与戴颙来。今日空林下,唯知见绿苔。

白云不为轻风起,閒影融融映秋水。静中观物万象呈,借问此心何所始。蚊飞蠓过那足问,要识人生行乐耳。君开小圃富幽致,自外而观如画里。陶公高兴只柴桑,晏子之居徒近市。春归森森青竹上,秋尽离离从草靡。岁华流转只常在,月魄盈亏未尝死。经纶胸次自开泰,语笑尊前即倾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