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暑

坎泉上施心长泰,离火不炎身自凉。
更把青编静游目,绝无星暑到胡床。

作品评述

《盛暑》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盛热的夏季,泉水流过我的心田,给予我无尽的宁静;离火不会燃烧身体,反而让我感到凉爽。我更将目光投向青编的竹帘,它静静地摇曳,使我的眼睛得到宁静。在这里,我完全没有感受到酷热的夏日,没有一丝炎热能够侵入我的卧榻。

这首诗以盛暑的夏季为背景,通过描绘一幅宁静凉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高温天气中的心境和感受。诗人以坎泉上施心长泰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平和,离火不炎身自凉则展现了夏季中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同时,诗人运用青编静游目的意象,表达了他在这个环境中的得到舒适和宁静的心情。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返璞归真、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

这首诗通过对盛夏景象的描绘,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内心情感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在炎热的夏日中寻求内心宁静和舒适的愿望。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盛夏的炎热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诗意更加突出。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出一种追求心灵净化、超脱尘世纷扰的意境,给人以平和宁静的感受。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有客胸藏太息书,萧萧白发不堪梳。君王若问江东士,莫只相怜诵子虚。

山好能令肺病苏,诗来把玩更惊吁。蜀人例作残山看,端喜因诗免受诬。

衡山之下湘江上,风月留连去较迟。四海弟兄多不遇,一门父子两相知。梅边竹外三杯酒,岁尾年头几局棋。羁旅宦游俱是客,细论心事共题诗。

亭亭新阁成,风景益鲜明。石尽太湖色,水多湘渚声。翠筠和粉长,零露逐荷倾。时倚高窗望,幽寻小径行。林疏看鸟语,池近识鱼情。政暇招闲客,唯将酒送迎。

山童携竹杖,支我步城头。东风扑酒香,吹醒殊乡愁。江波荡太阳,万顷金色浮。土人不识此,我可专春游。

向晚西郊密,翛然野外秋。土膏含雨润,山气带烟流。故道牛羊反,前林鸟雀投。犹言明月好,其奈促鸣驺。

郁郁苍髯千岁姿,肯来杯酒作儿嬉。流芳不待龟巢叶,(唐人以荷叶为酒杯,谓之碧筒酒。)扫白聊烦鹤踏枝。醉里便成欹雪舞,醒时与作啸风辞。马军走送非无意,玉帐人闲合有诗。

兰俎既升,蘋羞可荐。金石载设,咸英已变。林泽斯总,山川是遍。敢用敷诚,实惟忘倦。

归心谩逐飞云去。欢情却为芳菲住。翠袖拥香风。宁辞玉斝空。主人承湛露。元是皋夔侣。早晚定遄归。商霖四海飞。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阶除尽日微风度,帘幕先秋暑气还。莫讶使君临案久,雨晴端正见南山。

野堂吹落读残书。

急流勇退神仙,跋蹩龙钟将相。借问华山山中,何似天津桥上。

不见陵阳喻化成,令人西望愈伤神。近闻养素多栽药,耕破青山十里春。

白茶记异品,天曹玉玲珑。不作烧灯焰,深明韫椟功。易容非世力,幻质本春工。皓皓知难污,尘飞漫自红。

布袋包尽太虚空,拄杖击破三千界。世界若还击得碎,拄杖何止如许大。若言包得太虚空,虚空却在布袋外。如何偏爱此等物,常与小儿作一队。问世人,会不会。夺了他拄杖,抢了他布袋。打杀许多小孩儿,看他弥勒何能解。弥勒抚掌笑呵呵,明月清风无罣碍。等到龙华三会时,依前有一

巨犗长竿钓海波,空遗矶石卧荒坡。千年无此垂纶手,多少饥民向浙河。

摇摇弱柳黄鹂啼,芳草无情人自迷。日影明灭金色鲤,杏花唼喋青头鸡。微红奈蒂惹峰粉,洁白芹芽穿燕泥。借问含嚬向何事,昔年曾到武陵溪。

城头啼鸟隔花鸣,城外游人傍水行。遥认孤帆何处去,柳塘烟重不分明。

流落夜凄凄,春寒锦浦西。不甘花逐水,可惜雪成泥。病眼嫌灯近,离肠赖酒迷。凭君嘱鹎鵊,莫向五更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