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游雁荡山八首·灵峰》是宋代徐照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表达了作者游历雁荡山的心情和对山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仙境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我来无一语,闲认昔游踪。
谁种路傍树,却遮山上峰。
潭乾沉石露,人立去禽冲。
樵说仙桥险,因思在上封。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作者的情感和景观融合在一起。下面是该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
《游雁荡山八首·灵峰》描绘了作者游历雁荡山的情景。诗中的"我"来到山上,但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能静静地回忆过去的游历。作者注意到路旁的树木生长茂盛,遮住了山峰的景色,给人一种神秘而隐蔽的感觉。他看到山潭的沉石露出水面,禽鸟飞过潭面,激起涟漪。当地的樵夫告诉他仙桥险峻,因此他心生思绪,想象自己能够登上那上封的仙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山水之间的美感。诗人在游览雁荡山时,不仅欣赏到了山峰的壮丽景色,还洞察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诗中的"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种默然无语的状态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氛围。路旁的树木遮住了山峰,给人以一种探寻与发现的期待感。潭中的沉石露出水面,禽鸟飞过,在这一瞬间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和变幻的美。樵夫的话语则让人产生遐想,想象着仙境的神秘和险峻。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仙境的向往。同时,通过作者无言的状态和对历史的思考,也呈现了一种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整首诗抓住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展示了徐照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的敏感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