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三首

谁识天闲老骥,不争日暮长途。
送尽青云九子,归去扁舟五湖。
寄语竹林社友,同书桂籍天伦。
王郎独为鬼录,世间无此玉人。
五字古原春草,千金汉殿长门。
经纬尚余三策,典刑留与诸孙。

作品评述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三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谁能认识到那匹老骥在天空自由驰骋,不争辩日入暮时的长途。送别了九位出类拔萃的青云之子,他归去乘坐轻舟游湖。寄语给竹林中的友人,共同写作桂籍,共享天伦之乐。王郎独自撰写鬼录之书,世上罕见此等美女。五字诗描绘了古老原野上的春草,千金难买的汉殿长门。经纬仍然留下三份智慧,典刑则传给诸位子孙。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友人刘景文送行的感慨和祝福。诗人苏轼在诗中称赞了一匹老骥,比喻景文的才华出众、不受时间限制,他的成就可以持久流传。送别之际,诗人向刘景文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福,希望他能够在归乡的旅途中安然无恙。诗人还寄语给竹林中的社交圈子,希望他们能够共同创作文学作品,共享天伦之乐。最后,诗人提到了王郎撰写鬼录之书和一位罕见的美女,展现了对罕见才情和美貌的羡慕之情。诗词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智慧和法制思考的态度,他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他的智慧和尊重法律。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展现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才情、美貌以及智慧的追求。诗人通过描写老骥、青云九子以及桂籍天伦等形象,抒发了对友人的钦佩之情,并希望他能够在人生旅途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在最后一句中,诗人提到了经纬和典刑,表达了他对智慧和法制的重视,希望将自己的智慧传承给后代,并希望子孙后代能够守法。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不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苏轼丰富的情感和思想深度。这首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含蓄的意境,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东方千万骑,出望使君时。暮雪行看尽,春城到莫迟。路人趋墨帻,官柳度青丝。他日铃斋内,知君亦赋诗。

百尺楼头万叠山,楚江南望隔晴烟。云藏白道天垂幕,帘卷黄昏月上弦。桑落蒲城催熟酒,柳衰章陌感凋年。发光如葆宁禁恨,不待为郎已飒然。

修篁瑟瑟石磷磷,去谒荒祠不厌频。四皓古来无事客,贰车今世最闲人。紫芝欲采非仙骨,红药曾题是近臣。一奠村醪还独酌,满轩松雪照吟身。

援琴兼爱竹,遥夜在湘沅。鹤舞月将下,乌啼霜正繁。乱流喧橘岸,飞雪暗荆门。佐郡无辞屈,其如相府恩。

华严长者貌古奇,紫瞳奕奕双眉垂,颜如桃花两侍儿,问其姓名自不知。嗫嚅欲吐新奇词,岂亦有虎来护持。维摩高卧尽不应,蓬山藏史策马驰。三豪兀坐浑如痴,错认醍醐是酒卮,谁将此景付画师。

一台称二妙,归路望行尘。俱是攀龙客,空为避马人。见招翻跼蹐,相问良殷勤。日日吟趋府,弹冠岂有因。

此溪何处路,遥问白髯翁。佛庙千岩里,人家一岛中。鱼倾荷叶露,蝉噪柳林风。急濑鸣车轴,微波漾钓筒。石苔萦棹绿,山果拂舟红。更就千村宿,溪桥与剡通。

谷口残春黄鸟稀,野梅山杏暗芳菲。百千幽胜无人见,红白路花相杂飞。

阁雨浮云寒尚轻。商量雪意未全成。莫嫌竹外萧然处,忽有幽香透鼻清。诗兴逸,酒魂醒。主人留客更多情。不辞满引成痴客,且为梅花醉一觥。

残年真欲数期颐,一事无营饱即嬉。身入儿童斗草社,心如太古结绳时。腾腾不许诸人会,兀兀从嘲老子痴。亦莫城中买盐酪,菜羹有味淡方知。

巧逢挟忌立功名,杀父犹从罪更深。已托沉浮轻大节,尚言富贵本无心。

初阳蒙雾出林迟,贫病虽兼气不衰。老爱归田追靖节,狂思入海访安期。春风门巷杨花后,旧国山河杜宇时。一种闲愁无着处,酒醒重读寄来诗。

灿烂金舆侧,玲珑玉殿隈。昆池明月满,合浦夜光回。彩逐灵蛇转,形随舞凤来。甘泉宫起罢,花媚望风台。

乐游原上少年春,安乐窝中快活身。古到如今如几日,吁嗟天也不由人。

柴门斜对水,一迳锁松萝。积雨溪流急,閒云山占多。村庄留客饭,樵父教儿歌。听得田间语,安排收晚禾。

红旆朱轓得暂陪,蜘非为踏春来。即今归马班如意,定被山花野鸟猜。

空余短笠与轻衰,道着休时事早多。更向中间问消息,夜深无奈月明何。

活中死眼,无作有用。方寸不移,十方独弄。巧拙不到处,监官有出身。亲言出亲口,鸡犬闹比邻。

粗布宽衣下领袍。一襟潇洒,两袖飘飘。水云活计伴渔樵。过得今宵,莫问来朝。九节苍龙杖一条。仙经数卷,肩上横挑。腰间悬个小丹飘。行也逍遥,坐也逍遥。

我貌不逾人,幸自心不丑。清晨对明镜,白发惊老朽。知音苦难遇,时事不挂口。朝盘堆苜蓿,且饮杯中酒。倾阳忽西下,不谓沉酣久。山童笑相语,一醉须一斗。边城曲米贵,未审翁知否。不惜典衣沽,但问谁家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