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赠僧子兰(一作题兰上人)

名利了无时,何人暂访师。
道情闲外见,心地语来知。
竹落穿窗叶,松寒荫井枝。
匡山许同社,愿卜挂帆期。

作品评述

《东湖赠僧子兰(一作题兰上人)》是唐代诗人张乔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描绘山水和表达心境的方式,表达了对名利的超脱和对佛教修行者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名利了无时,
何人暂访师。
道情闲外见,
心地语来知。
竹落穿窗叶,
松寒荫井枝。
匡山许同社,
愿卜挂帆期。

诗词的意境营造了一个宁静宜人的山水环境。诗人通过写景手法,描绘了竹和松的景色,传达了一种冷静和深远的心境。

诗人表达了对名利的超脱。他说自己已经没有名利的追求,无论何时都没有人去拜访他。这反映了他对人世间物质追求的看淡态度。他认为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不在于外在的名利,而在于内心的修行与自我提升。

诗人赞美了佛教修行者。他说,通过修行,我们可以看到世间的道情,领悟到更深层次的东西。修行者在深山中修行,像竹叶穿窗,屏蔽尘嚣,让我们的心能够稳定下来。松树的枝条为井提供了凉爽的遮蔽,喻指修行者为众生带来安慰和庇护。

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与匡山上的僧侣相聚的愿望。他愿意与僧侣们一起,同社共处,并且表达了留恋之情,希望有一天能够与他们再次相见。

整首诗情感悠远,意境清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名利的超脱和对佛教修行者的赞美。诗人以一种宁静、冷静的心境来面对世界,同时又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强调了心灵的平静与内心的修行,传递了深远而宁静的诗意。

作者介绍

(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

诗词推荐

少年看花双鬓绿。走马章台管弦逐。而今老更惜花深,终日看花看不足。坐中美女颜如玉。为我一歌金缕曲。归时压得帽檐欹,头上春风红簌簌。

白日已堕地,回光烛青天。人生时景只如此,莫将眉目夸盛年。花开容易落,花落难复开。开落竟谁有,对之心为摧。君不见玉山山下树,曾见主人罗笙歌。主人去后亭馆废,空余满树秋风多。若将金玉驻光景,鉴之前事将如何!

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苦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

山兄心似我,岸谷亦难交。不见还相忆,来唯添寂寥。茶烟粘衲叶,云水透蘅茆。因话流年事,斯须不可抛。

地形吞七泽,山势压重湖。

龙川天下士,女子节尤奇。孟母迁邻训,共姜誓己诗。生无封国分,殁有表阡时。曾识双珠树,聊为补些辞。

中宵游帝所,广殿缀仙官。天逼星辰大,霜清剑佩寒。赋诗题碧简,侍宴跨青鸾。惆怅尘缘重,梦残更未残。

夜深只见灯高下,春尽不知人往还。

钟陵千首作,笔绝亦身终。知落干戈里,谁家煨烬中。吟斋春长蕨,钓渚夜鸣鸿。惆怅秋江月,曾招我看同。

十载唯耕谷口云,倚锄时复看天文。世间贵贱君皆识,却恐吓无人解识君客身犹卧玲珑石,乡梦长悬岝崿山。詹尹自应知我意,为言何日定当还。

爱闲不向争名地,宅在街西最静坊。卷里诗过一千首,白头新受秘书郎。

承明年老辄自论,乞得湘守东南奔。为闻楚国富山水,青嶂逦迤僧家园。含香珥笔皆眷旧,谦抑自忘台省尊。不令执简候亭馆,直许携手游山樊。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碧波回屿三山转,丹槛缭郭千艘屯。华镳躞蹀绚砂步,大旆彩错辉松门。樛枝竞骛龙蛇势,折干不灭风霆痕。

徐行历历转深豅,人意何如鸟语同。山路梅花浑扫迹,春风尽属野樱红。

淋漓满腹藏春雨,突兀半拳生晓云。草香花落后,云黑雨来时。

郁郁高阳里,生才世不孤。八龙归月旦,三凤继天衢。梁坏吾安仰,人亡道固癯。空令湖海士,愁绝奠生刍。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清貌不识睡,见来尝苦吟。风尘归省日,江海寄家心。与鹤期前岛,随僧过远林。相于竟何事,无语与知音。

渐是梅花雪片时,雁书底苦趣归期。虽然未尝西湖雪,犹及梅花第一枝。

乱寻花木傍山栽,虽有此门未必开。过眼利名休挽我,年来心地已如灰。

清江长官空书来,朱玠妙笔空悠哉。恐是怕上万言书,恶嫌并命憎不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