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九江徐使君眄柯亭

庭植何夭矫,苍皮余雨溜。
本非寻常材,岁月方成就。
伟此萧散姿,眄睐揖孤秀。
慕陶筑斯亭,千载可同臭。
引杖步嘉荫,攜书席永昼。
舒啸一徜徉,清风满怀袖。
更想五老峰,杰卓立癯瘦。
何因借羽翮,接踵宾裾后。

作品评述

《题九江徐使君眄柯亭》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这首诗以描写徐使君眺望九江的柯亭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文风貌的赞美和思索。

诗中,庭植的树木高耸挺拔,仿佛天生就具有雄伟的气质,而它们身上的苍皮则被雨水洗净,光洁如玉。这些树木并非普通的材料,而是经过岁月的磨砺和成就。诗人称赞这些树木的雄姿,以及它们注视着独自傲立的孤秀。诗人怀念陶渊明修建的柯亭,认为千年过去了,柯亭的风采依然不减当年。他举起拐杖,在这庇荫之下漫步,携带书籍,白天黑夜都可以坐下阅读。他舒展身心,自由自在地徜徉其中,心中充满了清风的愉悦。他更加思念五老峰,那些杰出而瘦削的山峰,他希望能够借来羽毛,站在它们的身后,接受它们的引领。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仙山仙境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象和意象,以及对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使得整首诗富有意境和情感的共鸣。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自然景色的对比,诗人展示了自然和人文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关系。

总体而言,这首诗呈现了李处权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古人智慧和传统文化的尊崇和思考。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成为宋代文学中的佳作。

诗词推荐

荒鸡警人语,倦鸟风枝。枕厀高眠稳,惊心起舞迟。调元期未晚,求试计非时。总有忧生感,忘言各自知。

肆类云华,淳熙溥将。雷雨丽泽,云物效祥。礼容济济,天威煌煌。大赉四海,富寿无疆。

清绝湘南地,乡间见老成。蔽棠方有望,折柳却关情。侧听舆人诵,还新月旦评。相望幸邻壤,犹得借余明。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

阴岩不知晴,路转见朝日。独行修竹尽,石崖千丈碧。

调护山中竹,斧斤毋使侵。当门要移种,绕暂合分阴。诗去惭如锦,书来定抵金。上言说儿女,其次及山林。

服劳曾是孝,那更委诸人。建已老白首,中裙涤必亲。

陇麦欣欣绿,山桃寂寂红。帆边渔蕝浪,木末酒旗风。信步随芳草,迷途问小童。赏心添脚力,呼渡过溪东。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击青菰裹绿盘。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负薪反羊裘,爱表只伤里。补纫虽云工,岁晏安可恃。洗心如秋天,六合无尘滓。浮云风去来,在彼不在此。

堤前亭午未融霜。风紧雁无行。重寻旧日岐路,茸帽北游装。期信杳,别离长。远情伤。风翻酒幔,寒凝茶烟,又是何乡。

客路东西莫厌长,七闽原自隔三湘。离人不道俱千里,一夜相思梦两乡。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纸帐参梅花观,铜彝炷柏子香。适梦游旃檀国,觉来元在禅房。

种竹才一亩,便有千亩势。苟能会其趣,何拘寻丈地。其气伟丈夫,其德象君子。莹哉冰雪如,润与珪璋比。中虚而有容,外直而不倚。迥非凡植俦,惟与乔松齿。揽以入吟篇,引以近书几。好之而乐之,雅致要相似。物清我亦清,相对乃无愧。翛然静秀姿,举世所同嗜。志趣有不侔,肝胆

有客有客,来扣我门。相见无言,自晝达昏。搘肘凭栏,俯仰干坤。百年瞬息,得丧谁论。远山青青,巨浸浑浑。忽然归去,目击道存。

忆昔趋朝着紫衣,宫花汗漫柳依稀。寻思浦口珠何在,转觉蕉中鹿已非。沈约空成移带瘦,陈平自得食糠肥。世间荣落真常事,只在吾侪早见机。

虚传一片雨。枉作阳台神。纵为梦里相随去。不是襄王倾国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晨。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下人。

造化于微物,生生品汇兹。流萤倏然集,腐草化而为。雨迳陈荄积,寒塘碧色衰。与星斗光彩,助月吐神奇。明灭形无定,枯荣理孰推。莫矜太阳近,会有肃霜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