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陵

泥马南飞王气消,大梁昌运委蓬蒿。
两宫旒冤沈沙漠,三国旌旗接羽毛。
卫下将军尚颇牧,关中丞相失萧曹。
东南多有青松树,争奈春风种不牢。

作品评述

《过□陵》是元代王冕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时局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泥马南飞王气消,
大梁昌运委蓬蒿。
两宫旒冤沈沙漠,
三国旌旗接羽毛。
卫下将军尚颇牧,
关中丞相失萧曹。
东南多有青松树,
争奈春风种不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古代帝王陵墓为背景,通过描绘陵墓的荒凉和国家的动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衰败和社会动荡的忧虑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泥马南飞王气消”,泥马是古代陵墓中的陪葬品,南飞表示陵墓的荒凉和国家的衰败,王气消指的是帝王的威严和统治力的消失。

接着,诗中描述了大梁(指北方的京城)的昌盛转为荒芜,委蓬蒿表示国家的命运被遗弃。

然后,诗中提到了“两宫旒冤沈沙漠,三国旌旗接羽毛”,这里指的是历史上的纷争和战乱,两宫旒冤指的是两个皇宫之间的争斗,三国旌旗接羽毛则暗示了战争的频繁和残酷。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卫下将军和关中丞相的失落,这是对当时政治混乱的揭示,也表达了作者对领导者能力不足的担忧。

最后,诗中提到了东南地区的青松树,表示这个地方本应该是繁荣昌盛的,但由于时局动荡,春风种下的希望却无法扎根。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陵墓的荒凉和国家的动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时局的感慨。它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元代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关切之情。

诗词推荐

万物备于身,乾坤不负人。时光嗟荏苒,事体落因循。既感青春老,还惊白发新。胸中若无有,未免作矣尘。

金风初度井梧枝,正是怀人病起迟。两地离愁悬一镜,九秋新恨上双眉。久虚咏雪联芳句,每忆挑灯共课时。塞雁已归书未达,江城寒月照相思。

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黄耆数匙粥,赤箭一瓯汤。厚俸将何用,闲居不可忘。明年官满后,拟买雪堆庄。主

尽逐鲸鲵埽八区,故人惟我更无余。云台功将任图画,天上客星閒卷舒。若把杀人来逐鹿,争似全身归钓鱼。先生有意羲皇外,不为林泉傲帝居。

山园秀色故堪餐,明月批来白玉盘。小县经年常乏俸,颓墙过午尚悬单。妇兴举案齐眉叹,婢媿添薪墨腕看。无肉纵令人解瘦,却宜相对碧檀栾。

废宫荒苑莫闲愁,成败终须要彻头。一种风流一种死,朝歌争得似扬州。

一径通高屋,重云翳两原。山寒初宿顶,泉落未知根。急雨洗荒壁,惊风开静门。听君吟废夜,苦却建溪猿。

一气潜回万物春,星躔降昂岳生申。钓台今古风流在,梅岭东西雨露均。再拥朱轓专节制,久虚清禁待经纶。衮衣莫讶公归晚,要使遐荒识凤麟。

林上梨花雪压枝,独攀琼艳不胜悲。依前此地逢君处,还是去年今日时。且恋残阳留绮席,莫推红袖诉金卮。腾腾战鼓正多事,须信明朝难重持。

帝子当年恨几多,楚山千叠郁嵯峨。泪痕点滴留斑竹,宝瑟悲凉隔素波。妫汭旧存虞史载,苍梧谁证汲书讹。凄凉吊古堪伤处,那更潇湘接汨罗。

人间何处无流水,偏到陇头愁入耳。夜杂羌歌明月中,秋惊汉梦空山里。陇阪崎岖九回折,声随到处长呜咽。欲照愁颜畏水浑,前军曾洗金创血。回头千里是长安,征人泪枯流不干。

遥闻碧潭上,春晚紫藤开。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清香凝岛屿,繁艳映莓苔。金谷如相并,应将锦帐回。

洛阳盛人物,丧乱亦南迁。今见大夫后,犹如翁子贤。端居送日月,秀句写风烟。相遇何匆促,临分重惘然。

风霜磨洗秋空清,月浴星河分外明。默默玉壶中自照,家传清白妙难名。

茅屋阴多麦化蛾,西山云重雨流禾。未闻因也改其乐,解道虞兮奈若何。身与前村孤堠远,泪随流水一溪多。文章生世元无力,半岁边城伴枕戈。

碓舍临寒水,渔舟弄夕霏。乌将九子过,雉挟两雌飞。浮世萍无蔕,流年弩发机。常思南郑日,县驿跨骡归。

离乱生涯尽,依刘是见机。从来吟太苦,不得力还稀。路入闽山熟,江浮瘴雨肥。何须折杨柳,相送已依依。

香山有个狂客,恣游三十六峰。不是河南贤尹,谁赠明月清风。

玉梅街腊传香,瑞蓂秀荚开三四。莲花沉漏,熊罴占应,洛阳名裔。岁比甘罗,便疏同队,累棋观志。向修文寓直,仙楼侍宴,梁王宝、真难俪。多少襟怀未试,暂超然、壶中游戏。行看献策,归瞻旒藻,常勋游记。歌畔巫云,舞回邹管,金钗扶醉。有阴功不乞,丹砂十纪,寿祺全畀。

假饶毒药也闲闲,一吸西江尚不难。达磨曾经无损缺,后遗只履葬熊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