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俞廷瑛的《拟左太冲咏史(其一)》
拼音和注音
yī zhāo xiōng nú rù , shī sè tóng jiē x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匈奴: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与第4、5世纪侵入欧洲的匈奴族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包括中国历史上的戎族与狄族。据中国史籍记载,公元前3世纪匈奴曾占领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并统治蒙古的大部分。
一朝:1.一时;一旦。2.满朝。3.忽然有一天。4.一次觐见或朝拜。
失色:1.容貌不庄重。2.因受惊或害怕脸色变得苍白。3.改变颜色。4.丢脸。
俞廷瑛
不详
原诗
长安多王侯,冠盖盈通衢。
区宇值清晏,徵逐相欢娱。
开尊揖上客,弹丝出名姝。
夜饮不知旦,此乐古所无。
一朝匈奴入,失色同嗟吁。
一谋迁货贿,再谋徙妻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