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庵次前韵一首

退处侬甘身寂寞,进为渠值世休嘉。
劬书不似八十老,输税常为第一家。
沙盘卦敲鼓卖,村醅退店揭旗夸。
千林岁暮俱黄落,梅向其间独放花。

作品评述

《樗庵次前韵一首》是宋代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退处侬甘身寂寞,
进为渠值世休嘉。
劬书不似八十老,
输税常为第一家。
沙盘卦敲鼓卖,
村醅退店揭旗夸。
千林岁暮俱黄落,
梅向其间独放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退隐之地的心境和对世事的思考。作者自愿隐退,觉得宁愿过着清静寂寞的生活,也不愿意参与纷扰的世俗事务。他认为在世俗中奋斗并不一定会得到真正的休息与荣华,而是常常需要努力工作才能维持生计。作者对自己逐渐老去的身体感到无奈,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地著书立说。尽管退隐,但作者依然关心国家财政,常常是第一家纳税。他观察到农村的生活,描绘了村庄的景象,包括摆卖沙盘卦和敲鼓的卖艺人,以及退店揭旗夸耀的村醅(指村庄里的酿酒坊)。最后,他以千林岁暮黄落的景象来比喻这个世界的变迁,而梅花则象征他在隐居之地的坚持和独特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作者的退隐心境和对世事的看法。作者选择了一个宁静的地方,甘愿过着寂寞的生活,退却世俗的喧嚣。他对于世俗的追求并不看重,认为从事世俗事务并不能真正带来休息与荣华,而是需要不断努力。尽管如此,他依然关注国家财政,常常是第一个纳税的家庭。这表明作者并非完全与世隔绝,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对社会有所贡献。诗中描写了农村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村庄的生活场景。最后的比喻将千林岁暮黄落与梅花的独立开放相对照,表达了作者在退隐之地坚守独特信念和精神的意愿。

整首诗词结构简练,言简意赅。通过对退隐生活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真正的内心宁静和独立存在的渴望。这首诗词既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又抒发了作者自身的情感和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愧无奇策辅吾皇,乞得闲官老故乡。壮志未甘悲白发,欢情犹看舞红妆。长歌不计闲光景,吟苦难滋旧肺肠。多谢同心二三友,每传佳句挹华觞。

山连巫峡几千里,水阔沅湘三四州。

河阳种桃彭泽柳,岁岁春风夸不朽。何如君种一池莲,开向五月六月天。红妆当暑清无汗,绿叶染风香不断。坐令百里尽清凉,天乃赠君云锦段。此花不可无此堂,主人姓字同芬芳。更看堂后参差竹,醉倚炎空舞寒绿。

良牧闲无事,层台思眇然。六条萦印绶,三晋辨山川。洗嫧讴谣合,开襟眺听偏。秋光连大卤,霁景下新田。叶落径庭树,人归曲沃烟。武符颁美化,亥字访疑年。经术推多识,卿曹亦累迁。斋祠常并冕,官品每差肩。接部青丝骑,裁诗白露天。知音愧相访,商洛正闲眠。

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租夜打门。

万法是心光,诸缘惟性晓。本无迷悟人,只要今日了。

昔攀垂柳唱《阳关》,柳复垂丝君未还。惟有杨花易飘荡,随风吹得到阴山。

舟行千里不至楚,忽闻竹枝皆楚语。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风露。扁舟日落驻平沙,茅屋竹篱三四家。连春并汲各无语,齐唱竹枝如有嗟。可怜楚人足悲诉,岁乐年丰尔何苦。钓鱼长江江水深,耕田种麦畏狼虎。俚人风俗非中原,处子不嫁如等闲。双鬓垂顶发已白,负水采薪长苦艰。

驿使前时走马回,北人初识越人梅。清香莫把荼醾比,只欠溪头月下杯。

这老秃,无面目。不具些子慈悲,却有十分恶毒。喜亦不可近,怒尤不可触。我昔被渠禁害,逼得顽蛇生足。以至今日烧一炷香谩礼三拜,要且笑不成笑哭不成哭。此冤此恨若为伸,唵部临唵齿临。

双眉如黛发如云,背立踟蹰避使君。忽觉香风来陌上,回身微动石榴裙。

阑干倚处。戏裁成、彭泽当年奇语。三径荒凉怀旧里,我欲扁舟归去。鸟倦知还,寓形宇内,今已年如许。小窗容膝,要寻情话亲侣。郭外粗有西畴,故园松菊,日涉方成趣。流水涓涓千涧上,云绕奇峰无数。窈窕经丘,风清月了,时看烟中雨。萧然巾岸,引觞寄傲衡宇。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浸得荷花水一盆,将来洗面漱牙根。凉生须鬓香生颊,沉麝龙涎却是村。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疆埸翼翼,黍稷彧彧。曾孙之穑,以为酒食。畀我尸宾,寿考万年。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曾孙寿考,受天之祜。祭以清酒,从以

山客长须少在时,溪中放鹤洞中棋。生金有气寻还远,仙药成窠见即移。莫为无家陪寺食,应缘将米寄人炊。从头石上留名去,独向南峰问老师。

一钩新月下庭西。绣帘低。漏声迟。小宴幽欢,依约似当时。娇盼注人都不语,眉黛蹙,鬓云_。街槐阴下玉骢嘶。苦相催。醉中归。可惜明朝,秋色满东篱。只恐又成轻别也,情脉脉,恨凄凄。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何所属,余以为木兰之别种也。勉夫即席赋,余辄和之粉腻汤泉,春温湘粟,六铢初挂慵妆。烟皋露畹,异谱各传芳。月地相逢缥缈,细凝伫、玉润酥香。琼姬意,难凭木笔,写恨寄王郎。苏台双树老,当年刺史,看似寻常。梦兰如此,客不共飞觞。堪怜田家姊妹,黯憔悴、长伴蓉裳。应难

向上一路,千圣不然。目前无异草,脚下有青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