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冬夕寄青龙寺源公》是唐代郎士元的一首诗。诗人以冬夜为背景,表达了对青龙寺的思念之情。
诗人写道,他脱下鞋子进入竹林,静静地坐下来,听着漏水声,静心冥想。高大的松树上的松果纷纷落下,深井中的水结成了冰痕。寺庙里的悬挂的钟声停了,风吹动着枝条。在雪白的房屋中,悬挂的灯笼照亮了一切。诗人希望有一天能被邀请到青龙寺过夜,乘着明亮的月光上山行走。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写寺庙中的冬夜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宁静和冥想的追求。诗人希望能够被邀请到寺庙过夜,这也体现了他对寺庙的敬仰和向往。
这首诗词运用了冬夜的自然景象,通过描写寺庙中的各种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冥想的向往。诗词的意境清幽,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诗人通过寺庙的景象,表达了对宗教信仰和修行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郎士元的生平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唐代诗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集中多投赠送别之作,内容较贫乏。
郎士元的作品风格
集中多投赠送别之作,内容较贫乏。《中兴间气集》称其诗风"闲雅","近于康乐(谢灵运)"。尤擅长五律,如"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送李将军赴定州》),"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送杨中丞和蕃》),"马上相逢久,人中欲认难"(《长安逢故人》),"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厌贫"(《送张南史》)等诗句,或凝炼浑厚,或真切自然,均为世所称。七古《塞下曲》一篇,则悲壮激越,犹有李颀遗意。
有《郎士元集》 2卷,《唐诗二十六家》本。《唐诗百名家全集》所收名为《郎刺史诗集》 1卷。《全唐诗》编存其诗 1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五首。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