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楼

山接青齐横翠黛,水兼汴泗入洪流。
西风落日凭栏处,廊庙江湖总击愁。

作品评述

《登黄楼》是宋代诗人胡谧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登上黄楼,俯瞰山水景色的场景,并通过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中文译文:
山脉与青齐相接,如同翠黛一般绵延不绝;水流既有汴河和泗水的汇入,形成了壮阔的洪流。站在黄楼上,西风吹拂,夕阳西下,我依栏而望。廊庙、江湖,共同敲打着我的忧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具体的景色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感慨。黄楼高耸,使诗人能够一览众山小,临风远望,景色在他的笔下变得宏伟壮阔。

诗中的“山接青齐横翠黛”形容山脉绵延不断,如同青翠的眉黛般连接在一起。这种描绘给人以视觉上的宽广感和连绵感,使读者能够想象出山脉的壮丽景象。

“水兼汴泗入洪流”描绘了汴河和泗水汇入洪流的场景,形成了壮阔的江河,给人以水势奔放的感觉。这种景象表现了自然界的雄伟和壮丽,也映衬了诗人的情感。

“西风落日凭栏处,廊庙江湖总击愁”将诗人的情感与景色相融合,通过西风、落日、廊庙和江湖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感伤。这种情感的交融使整首诗更富有情感共鸣。

综合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将自然的壮丽和诗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胡谧独特的写景和抒情手法。通过黄楼的高处远眺,诗人的内心情感在这广阔的自然背景下得以抒发,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

诗词推荐

舟下丰城十里余,树烟鸥泊尽人居。是间欲画已不得,况有乱舟来捕鱼。

此日知何日,他乡忆故乡。乱山深处过重阳。走马吹花无复、少年狂。黄菊擎枝重,红茱湿路香。扁舟随雁过潇湘。遥想莱庭应恨、不同觞。

锁户真成了。百朝甚惺洒。冰餐非苟且,玄妙就中超,*马眸粘惹。恩爱俱齐舍。闲游冶。教余同幽雅。仙子共成修,写马明星下。

损之又损玉精神,松竹新来渐卜邻。月夜一枝香暗度,溪楼数点影横陈。直须何逊为知己,始信张良似妇人。从此东风还入手,管教桃李十分春。

别后相逢各问年,依然缘发对华颠。间云独占半间住,伴客那无一榻眠。酒为愁多全欠力,诗因料少未成联。却怜壁上留题句,时有间情到月边。

偶背雕笼与我违,四方端伫竟忘归。谁家白日云间见,何处沧洲雨里飞。曾啄稻粱残粒在,旧翘泥潦半踪稀。凭人转觉多相误,尽道皤然作令威。华表翘风未可期,变丁投卫两堪疑。应缘失路防人损,空有归心最我知。但见空笼抛夕月,若何无树宿荒陂。不然直道高空外,白水青山属腊师。

红红白白两铜瓶,软饱相看眼倍明。脔肉自能知鼎味,底寻酒海与花城。

江亭当废国,秋景倍萧骚。夕照明残垒,寒潮涨古濠。就田看鹤大,隔水见僧高。无限前朝事,醒吟易觉劳。

二年学舍冷如冰,岌页龙门许屡登。可但不遭官长骂,只应独愧小人乘。身留紫塞天一角,目断朱轮山几层。为问何时到墙仞,清宵远梦故堪凭。

斜阳穿树林,野屋临溪水。春尽不开门,花落空山里。

午枕幽禽破梦时,明窗过日竹阴稀。小炉翻转香残烬,犹有清香一缕飞。

朝鞍早过凤楼西,雨浥轻尘未有泥。颁宴百壶人共醉,演纶双笔客同携。紫微旧刻兰堂閟,朱字新牌艺院题。更识训词深厚意,言成膏泽惠编齐。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幽兰旋老,

梅出稽山世少双,月中疏影暗中香。梦回仿佛三更后,卧见琼枝低压墙。

叶公所好者,熟已识头角。一日真物来,骇汗沛且渥。我初见韩子,蜿蜒喷雷雹。子复蛟龙文,气象不可捉。畏怀但惊顾,得与前事较。

封土崇祀,有烈成民。千载不昧,福此人群。洗爵奠斝,有酒其芬。神具醉止,忆乐欣欣。

前年泝洛水,杨花白如毡。今年泝洛水,青青未三眠。犹吃嵩福饭,强寻梁宋船。一笑真自喜,蒲团媚癯仙。

汗漫骑鲸去,西风发半簪。安心元是药,得趣不妨琴。人静恐鸣夜,天寒月出林。为君重洗耳,别酒不须斟。

捧诏汀洲去,全家羽翼飞。喜抛新锦帐,荣借旧朱衣。且免材为累,何妨拙有机。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清尚宁无素,光阴亦未晞。一杯宽幕席,五字弄珠玑。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平生江海志,佩得左鱼归。

万劫千峰绕座隅,一泓澄澈见游鱼。谁家栏槛烟云里,坐我潇湘水墨图。人物度桥疑海市,楼台拍水信蓬壼。潺湲枕底催乡梦,双井溪头有旧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