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郭祥正的《苦寒行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qián kūn shī sè yún wèi shōu , diāo è wú shēng chì jiāng zhé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乾坤:(名)我国古代哲学术语。指天地或阴阳两个对立面:扭转~。
无声:没有一点声音。
失色:1.容貌不庄重。2.因受惊或害怕脸色变得苍白。3.改变颜色。4.丢脸。
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原诗
下溪捕鱼一丈冰,上山采樵三尺雪。
人人饥饿衣裳单,骨月相看眼流血。
乾坤失色云未收,雕鹗无声翅将折。
官仓斗米馀百金,愿见春回二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