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下·荀彧

河济太山犹是汉,匆匆把作贼关中。
久知天下无刘氏,不料人间有孔融。

作品评述

《咏史下·荀彧》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荀彧的历史故事,表达了对荀彧聪明才智和他在乱世中的忠诚的赞美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河济太山犹是汉,
匆匆把作贼关中。
久知天下无刘氏,
不料人间有孔融。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荀彧的故事,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个人的忠诚。诗词以河济太山为背景,暗示了当时的乱世局势。荀彧匆匆把作贼关中,表达了他在关键时刻的果断和勇敢。"久知天下无刘氏"表明作者长期以来对天下没有刘家的认识,意味着对刘备的功绩和地位的怀疑。然而,"不料人间有孔融"则表达了作者对孔融的惊讶和敬佩,显示了孔融在政治上的才能和影响力。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通过对荀彧和孔融的对比,描绘了乱世中不同人物的形象和命运。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传达了对忠诚和才智的崇敬之情。这首诗词在描述历史人物的同时,也在反映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才的珍贵。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诗人呈现了自己对忠诚和智慧的理解,并以此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敬佩和崇高的价值观。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妙在心通与理融,卓然有见是英雄。大儒晚作韩考异,往哲曾非墨尚同。折角争希郭有道,鬀眉求似狄梁公。可怜老学孤无助,月落参横读未终。

吾闻黄帝张乐洞庭野,始意庄生言故假。又闻湘灵鼓瑟进玄螭,亦意屈子夸厥辞。属行洞庭四月半,南风三日吹不断。黄昏犹是天陆离,午夜忽成云片段。病夫数起不知睡,数起侧听仍熟视。恍疑帝乐尚铿鍧,又谓湘弦发幽閟。乃知二子元非虚,吾闻自用耳目拘。须臾月落天向晓,依旧南风

一喜长年为寿域,二喜丰年为乐国。三喜清闲为福德,四喜安康为福力。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大冶鎔金入范看,不嫌口阔肚皮宽。得来妙触通身眼,净放光明赤肉团。衲子落成俱受赐,檀那相助许投干。底心试问楞严友,道契圆通只个般。

有泉莹洁深谼豅,奫潫湀{左氵右阎}声如钟。{上髟下市}{上髟下市}使我毛发竖,中有高卧虬髯翁。砅崖瀑布泻明月,惊溜触石调焦桐。蠲烦析酲竟造此,稽首匍拜玄冥宫。蜿蜒莫向此中处,天下苍生待霖雨。

片言不合去何迟,又似当年在楚时。束帛蒲轮无报效,至今天子不迎师。

河济太山犹是汉,匆匆把作贼关中。久知天下无刘氏,不料人间有孔融。

两峰环抱揖平川。

京官始云满,野人依旧闲。闭扉一亩居,中有古风还。市井日已午,幽窗梦南山。乔木覆北斋,有鸟鸣其间。前日远岳僧,来时与开关。新题惊我瘦,窥镜见丑颜。陶情惜清澹,此意复谁攀。

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雨暗连兵气,花飞点客愁。寓居皆野寺,相过只扁舟。不作新塘去,还为后泖游。盘飧虽杞菊,得饱胜椎牛。

孤客飘飘岁载华,况逢寒食倍思家。莺啼远墅多从柳,人哭荒坟亦有花。浊水秦渠通渭急,黄埃京洛上原斜。驱车西近长安好,宫观参差半隐霞。

园圃正萧然,行吟远泽边。风惊初社后,叶坠未霜前。衰草衬斜日,暮云扶远天。何当见真象,止可入无言。

雪屋冰床深闭门。缟衣应笑织成纹。雨中清泪无人见,月下幽香只自闻。长在眼,远销魂。玉奴那忍负东昏。隅然谪堕行云去,不入春风花柳村。

成都多少寺,梵学競推能。到老不破戒。满城唯此僧。池龙听夜讲,海客施年灯。别后空相忆,庙劳正可憎。

垅上病牛良可悲,皮毛枯杭头角垂。两鼻谽谺只自喘,四蹄屴岌曾不皮。牧童默坐罢牵挽,耕叟拱立徒嗟咨。朝驱暮使气力尽,尔死主人安得知。

山前踊跃见樵人,欲问神仙更问津。指点长柯向东去,不知银穴又非真。

十五六,脱罗裳,长恁黛眉蹙。红玉暖,入人怀,春困熟。展香裀,帐前明画烛。眼波长,斜浸鬓云绿。看不足。苦残宵、更漏促。

左辅沙如水,长春柳未匀。精神迎刺史,景物为行人。羃轣梁山外,飘流洛水滨。十年门下客,依旧困泥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