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次韵贺宪副泽民会老诗》
拼音和注音
luò shè qí yīng fù sù qī , qǐ shēn jù jí shèng míng sh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明时:阐明天时的变化。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
圣明:1.德慧术智超越凡人之士。@2.天子。@3.封建时代对所谓“治世”、“明时”的颂词。@4.旧时用于颂词。谓明白事理。@5.旧时用于颂词。佛家对颖悟超凡,无所不知之称。@6.称酒之清者。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洛社耆英赴夙期,乞身俱及圣明时。
经霜松柏姿弥劲,争道骅骝力已疲。
幸许兼谟为后辈,不妨盖叟是吾师。
年年共约林间醉,世上升沉总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