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山人

星月相逢现此身,自然无迹又无尘。
秋来若向金天会,便是青莲叶上人。

作品评述

诗词:《逢山人》
朝代:唐代
作者:朱庆馀

星月相逢现此身,
自然无迹又无尘。
秋来若向金天会,
便是青莲叶上人。

中文译文:
当星星和月亮相遇出现在此身,
自然没有痕迹也没有尘埃。
如果在秋天遇见金色的天空,
那就是青莲叶上的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朱庆馀的作品,描绘了一个人与自然相遇的场景。诗人用星月相逢的景象,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状态。他说自然没有痕迹也没有尘埃,暗示着这种相遇是纯净而无迹可寻的。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秋天的金天为背景,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相遇的神圣性质。金色的天空象征着宇宙的壮丽和神秘,而这样的相遇被赋予了更高的意义。

最后两句"便是青莲叶上人",是诗人对这个与自然相遇的人的赞赏和赋予高尚身份的表达。青莲叶是一种象征纯洁和高尚的意象,诗人将这样的人与青莲叶相联系,暗示着他们的境界超越尘世俗事,达到了一种超然的状态。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高尚人格的崇尚。通过诗意的表达,诗人呼吁人们去追求纯净、高尚的境界,与自然相融合,以达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

作者介绍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朱庆馀的轶闻故事

  在唐代,大凡参加进士考试的,有一个虽不成文但却颇为实用的风行性做法,那就是考生在试前往往凭着某位很有声望的人士引荐,致使他很快地便被主考官关注,从而顺利取得功名。当时流行着的所谓行卷,①亦即考生用自身的作品先行通过有关得力人士的揄扬并提高其知名度的做法,就是一个并不怎么好的社会风气下的产物;虽然其中真正有水平的才子,却也不在少数。
  这里要讲述的主人公委实是有真才实学的,他的诗作还被收入著名的诗歌选本《唐诗三百首》,然而,这作者的名字却是一个令人惶惑的谜。有说他名朱庆余,字可久的;②有说他名可久,字庆余,且以字行的;③当然,也有称“《唐书》作朱庆”的。④如今,我们就根据通行说法,称他“名朱可久,字庆余,以字行”当为可靠些——本文就以此来行文吧。另外,他的籍贯也有多种说法,有说他是浙江人,也有说他是福建人的;但我们从跟朱氏同时的诗人张籍、姚合等人的诗里看出,他当属浙江人无疑。
  在厘清这些看似题外的话之后,我们现在便可以“直奔主题”了。正在京城赶考的考生朱庆余跟著名诗人张籍有幸邂逅,两人在交谈后,张对朱的才学很是欣赏,遂让朱把新近所写的作品加上旧作一起拿来给他。朱从书囊中搜索出26篇诗文呈给张,张把它们放在自己怀里,便匆匆忙忙地走了。紧接着,张就对同僚们极力赞扬朱。由于张当时在社会上已有着很高的声望,许多人急忙把朱的作品缮写过来以便让自己吟诵;这好似现在人们购买某些流行歌曲碟片的那份劲头儿。因此,朱的名声刹那间便大振起来。
  然而,此前尽管已交过了诗文稿,但心中仍觉得并没有多少把握的朱庆余,在试后那段等候揭晓的日子里,不觉有些忐忑不安;不知该次考试他究竟能否被录取。于是,朱便写了一首题为《闺意》的七言绝句,把它呈给张籍来试探试探考试结果;当然,张大人如有可能讲句好话以便让朱顺利通过,那就再好不过了。⑤他这首用新婚夫妇那种旖旎风光里才会写出来的好诗,亦即上文便已提到的,其全篇云: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诗里的舅姑是指公公和婆婆,也就是丈夫的父母了;为了讨取长辈的欢心,新媳妇可谓尽情打扮妥贴,以便在凌晨谒见时能取得“高分”。这无疑是朱庆余探问自己用心写就的诗文是否合式,以至于能否被主考官赏识而终被录取了。
  张籍看了朱庆余这首用婉转手法写就的诗作,不觉笑了一笑;有意思的是,轻捋着胡子沉吟着的张,随后也同样用美人来比拟考生这一委婉的手法来回答着考生朱君: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⑥
  该诗的意思是说,您就不必担心了,像您这样有水平的考生,试官一定会青睐有加的。
  果然不出所料,已经得到张籍宣传和引荐的朱庆余,就在敬宗宝历二年(826年)一举考取了进士。但张籍这深深赏识人才的佳话,也得以永久地流传了下来,成为后人赏拔人才的绝佳范本。
  按:① 具见宋人程大昌《演繁露》。② 如《唐才子传》;但它说朱氏“以字行”,这分明跟事实不合。③如《新唐书·艺文志》等。④ 如《唐诗三百首》注;但这显然属于错误的引用。⑤ 诗题一作《近试上张水部》。水部指曾任水部员外郎一职的张籍,这是以官名借代人的修辞手法。⑥ 时人,一作“人间”。

朱庆馀的文体风格

  朱庆余诗学张籍,近体尤工,诗意清新,描写细致。内容则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云:“张洎序项斯诗云:‘元和中,张水部为律格,清丽浅切,而巧思动人,字意清远,惟朱庆余一人亲受其旨,沿流而下,则有任蕃、陈标、章孝标、司空图等,咸及门焉’。”《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朱庆余诗集》1卷。《全唐诗》收其诗177首,辑为2卷。

诗词推荐

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两廊振法鼓,四角吹风筝。杳无霄汉上,仰攀日月行。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雷作百川动,神扶万栱倾。灵光一向贵,长此镇吴京。

忽有尺书来委巷,断无半颗奉权门。且为锦荔支联句,不记金莲烛代言。颇羡彩毫摛老作,未应丹实减初元。明年倍熟平分吃,畅杀兹溪与后村。

阖夜惊飚落树巢,平明沟瓦渐迷坳。鍪函静听来千骑,珪譬遥知委四郊。再白呈祥矜大稔,积阴嘘气遏方苞。池边废沼邀閒立,乍合冰澌怯杖敲。

曲室明窗烛吐光。瓦炉灰暖炷瓢香。夜阑茗碗间飞觞。坐稳蒲团凭棐几,熏余纸帐掩梨床。个中风味更难忘。

少日鸣秋赋,中年读古书。宁游鲁侯泮,不诣汉公车。邻老先生行,申公八十馀。何妨凤雏小,玉涧亢门闾。

河汉无声天正青,三三五五满天星。草根冷露黏湿萤,幽人岸巾坐津亭。忆下瞿唐浮洞庭,阳台系船梦娉婷。朱门重重夜不扃,四山猿鸟啼青冥。人生无蔕风中萍,幸我梦断狂已醒;绣鞯金络带万钉,何如故山锄茯苓!

水亭春欲暮,衰懒向来同。照眼梨花雪,吹衣杨柳风。独残红鹔鹔,尚浮碧丛丛。槛外方塘涨,游鱼自镜中。

男儿坎轲徒搔首,入市脱衣且沽酒。行路难,权门慎勿干,平人争路相摧残。春秋四气更回换,人事何须再三叹。君不见雀为鸽,鹰为鸠,东海成田谷为岸。负薪客,归去来。龟反顾,鹤裴回,黄河岸上起尘埃。相逢未相识,何用强相猜。行路难,故山应不改,茅舍汉中在。白酒杯中聊一歌

往日江村今物华,一回登览一悲嗟。故人殁后城头月,新鸟啼来垄上花。卖剑钱销知绝俗,闻蝉诗苦即思家。谢公古郡青山在,三尺孤坟扑海沙。

崇崇坛阶,灵既降止。有严执奠,承祀兹始。明灵在天,式顾庶察。泽润以时,永拂荒札。

云树岩泉景尽奇,登临深恨访寻迟。长楼未得于何记,犹有君能雅和诗。

潮急汐亦及,习见惟舟子。朝津白马封,暮峡青牛指。来讶急湍者,复喜回澜矣。山僮欢若蜂,市女散如蚁。独有舟居仙,著论名观水。

帝城宜春入,游人喜意长。草生季伦谷,花出莫愁坊。断云发山色,轻风漾水光。楼前戏马地,树下斗鸡场。白头自为侣,绿酒亦满觞。潘园观种植,谢墅阅池塘。至闲似隐逸,过老不悲伤。相问焉功德,银黄游故乡。

清香皓质世称奇,谩作轻红也自宜。紫府与丹来换骨,春风吹酒上凝脂。直教腊雪无藏处,只恐朝云有散时。溪上野桃何足种,秦人应独未相知。

我爱淳安好,於民两尽诚。明伦喜知劝,有社敬皆生。开学群材进,繙经众说平。嗟予不如昔,徒尔景恢宏。

旷望极平川,遥心自黯然。空烟疑有地,远浪不分天。暮色孤帆外,寒声落雁边。年催长路客,归思倍堪怜。

清水一段出万壑,越玉五重陈两厢。美人去作诸侯客,几年薖涧筹行藏。系舟夷犹暮春堂,细雨冥冥烟树苍。竹萌梅实尽此觞,别恨岂但山川长。章贡分流合江水,西风为我送双鲤。休言相忆强加餐,报道吴帆何日起。

小桃佳李实如拳,西湖尽眼铺芳莲。景仁不从乡贤饮,为此乐论方穷研。周衰官失畴人散,钟律要眇谁能传。近人欺人出私意,最可闵笑房生颠。如光初不班宫羽,是非得失安敢专。每烦教谕累百纸,顽如铁石不可镌。王李阮胡相底毁,各执所学何妨偏。景仁家居铸鬴斛,欲除民瘼恐未然。

霄汉两飞鸣,喧喧动禁城。桂堂同日盛,芸阁间年荣。香掩蕙兰气,韵高鸾鹤声。应怜茂陵客,未有子虚名。

自古称稀,须信道、人生七十。当七月、庆生佳节,更逢七夕。丹鼎麻姑多两转,蟠桃王母无双实。更竹林、作者茂芝兰,俱无敌。持觞劝,辰拱北。阴功在,头俱黑。况轲亲教子,同声战国。九万鹏程当不二,八千椿寿看逾一。愿从今、屈指再从头,山中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