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梦二首

莫惊宠辱虚忧喜,莫计恩雠浪苦辛。
黄帝孔丘无处问,安知不是梦中身。
鹿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生讵可知。
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

作品评述

诗词:《疑梦二首》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莫惊宠辱虚忧喜,
莫计恩雠浪苦辛。
黄帝孔丘无处问,
安知不是梦中身。

鹿疑郑相终难辨,
蝶化庄生讵可知。
假使如今不是梦,
能长于梦几多时。

中文译文:
不要为宠辱而虚惊忧喜,
不要计较恩情和仇敌的浮沉痛苦。
黄帝和孔子都没有地方可问,
怎能确定自己不是在梦中。

鹿变成了郑相,最终难以辨别,
蝴蝶化作了庄子,又怎能知晓。
假设现在不是梦境,
能够长过梦境有多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疑梦二首》通过描绘梦幻与现实的界限模糊之处,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和现实的怀疑与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宠辱、恩仇等对立面,暗示了人生中的喜怒哀乐和得失荣辱,但作者告诫人们不要过于在意这些表面的变化,因为它们都是虚幻的,不值得过度计较。

其次,作者提到了黄帝和孔子,这是两位古代伟大的文化符号,他们都没有找到答案,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处于梦中。这一点表达了对于人生真相的追寻和无从得知的困惑。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鹿变郑相和蝴蝶变庄子的比喻,强调了梦幻和现实之间的混淆。这些变化使人们难以辨别真实和虚幻,也暗示了人生中的变迁和转变的不可预测性。

最后两句诗以问句的形式呈现,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与梦境的关系的思考。即使现在的一切都不是梦境,人生终究像梦一样短暂。这种思考让人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真实与虚幻的困惑。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现实与梦幻之间模糊边界的疑惑,引发读者对人生与现实的深入思考。这也是白居易作品中常见的一种意境和哲理。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王母阶前种几株,水精帘外看如无。只应汉武金盘上,泻得珊珊白露珠。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数树远烟藏枣栗,半村疏雨下牛羊。诗人过眼助成句,吟罢不知归路长。

度桥遵野径,夹树启篱门。剥啄传呼疾,周旋色笑温。万金才到几,一棹复过村。却恨侬来独,飘零说在原。

遇险思共济,胡粤无异心。而我与夫子,义烈真断金。阴崖避飞雨,群龙方恕吟。岩中歌式微,相和相知音。

东土忽无事,专城复任贤。喜观班瑞礼,还在偃兵年。膏雨带荥水,归人耕圃田。遥知下车日,万井起新烟。

主人敬客有余情,催唤绳床坐柳亭。曲水流觞非故物,马鞍山色旧青青。

一片雨,山半晴。长风吹落西山上,满树萧萧心耳清。云鹤惊乱下,水香凝不然。风回雨定芭蕉湿,一滴时时入昼禅。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有诗便写,无酒重赊。山声野调欲唱些,俗事休说。问青天借得松间月,陪伴今夜。长安此时春梦热,多少豪杰。明朝镜中头似雪,乌帽难遮。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比及眉未攒,腰曾折,迟了也,去官陶靖节。

吟诗掷酒船,仙掌白楼前。从事关中贵,主人天下贤。此生无了日,终岁踏离筵。何计因归去,深山恣意眠。

霜浓草白兔初肥,苍鹘调拳猎犬携。剩付钱刀买庖餗,不须缘径更求蹄。

四月八,生悉达。九龙吐水浴金躯,云门一捧要打杀。

山谷前头敢说诗,绝称漱井扫花词。後来全集教渠见,别有天珍渠得知。

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

衰鬓辞馀秩,秋风入故园。结茅成暖室,汲井及清源。邻里桑麻接,儿童笑语喧。终朝非役役,聊寄远人言。

形名未立,腾兆未分。全无巴鼻,彻底浑仑。

衲僧悟易要迷难,无限渔翁失钓竿。点铁成金犹自可,点金成铁太无端。

万里承平尧舜风,使君尺素本空空。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宴堂未尽嘉宾兴,移下秋光月色中。

烟昏青栎道,风急隔溪锺。征马未及息,猛虎前有踪。寻声欲投宿,僮仆畏所逢。

五家示派乱纵横,未到玄门语默争。诳谤自招无间业,直须全体坠深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