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潞公超然台次韵

我公厌富贵,常苦勋业寻。
相期赤松子,永望白云岑。
清风出谈笑,万窍为号吟。
吟成超然诗,洗我蓬之心。
嗟我本何人,麋鹿强冠襟。
身微空志大,交浅屡言深。
嘱公如得谢,呼我幸寄音。
但恐酒钱尽,烦公挥橐金。

作品评述

《和潞公超然台次韵》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我公厌富贵,常苦勋业寻。
相期赤松子,永望白云岑。
清风出谈笑,万窍为号吟。
吟成超然诗,洗我蓬之心。

嗟我本何人,麋鹿强冠襟。
身微空志大,交浅屡言深。
嘱公如得谢,呼我幸寄音。
但恐酒钱尽,烦公挥橐金。

诗词中文译文:
我公厌倦了富贵,常常苦苦追求功业。
约定与赤松子相会,永远期望白云岑。
清风吹出谈笑声,万物共鸣吟唱。
吟咏成为超然的诗作,洗净我浮躁的心灵。

唉,我本身是何等的人,像麋鹿一样强行披上冠衣。
身份微小,志向却远大,与人交往浅薄却言语深沉。
告诉公子如果能得到谢谢,呼唤我幸运地收到音信。
只是担心酒钱用尽,给公子带来麻烦,恳请公子挥动橐藏的金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功名富贵的厌倦和对清心寡欲的追求。苏轼执着于追求真正的文学艺术境界,超越尘世的烦恼和浮躁。他与赤松子约定相会,寄望于超脱尘世的白云岑。清风吹拂下,万物共鸣吟唱,表达了他超然自得的心境。

诗中的"麋鹿强冠襟"形象地表达了苏轼身份微贱却有着高远志向的心境。虽然与人交往浅薄,但言辞却常常深邃有味。他寄望于公子能够回音,称赞自己的诗作,同时也担心自己带来麻烦,因此提及了酒钱的问题。

整首诗词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表达了苏轼对功名富贵的疲倦和对超然心境的追求。他将自己的心灵洗净,超越尘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情感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同时也揭示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真挚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有几个征鸿,相伴也,送君南去。

木笔枝已空,玉簪殊未花,赬桐时更晚,春尽始萌芽。老人多感慨,俯仰悲岁华,两曜如奔轮,疾去不可遮。城头插双旗,叠鼓催清笳。兀然一室间,不复过邻家。午睡或至暮,乱发垂发发。所嗟瘦僧死,莫致茶山茶。

京尘倦游久,爱此西城曲。泉温草尚青,春近波先渌。幽人幸相对,高论良自足。蚩蚩北州民,安得同我欲。

断巘渌溪边,危亭翠壁前。轩窗谁是客,诗酒自称仙。远壑春藏雨,长波昼起烟。吏人休报事,高兴正陶然。

剸剧最云间,题舆上越山。洞庭王泽远,庾岭使星还。中道趋台治,名曹切近班。阴功多及物,阳报看循环。

平明小雨压香尘,遶舍扶疏绿渐匀。睡过花时慵著句,老来春事不关身。

放浪形骸外,憔悴山泽癯。倒冠落佩,此心不待白髭须。聊复脱身鹓鹭,未暇先寻水竹,矫首汉庭疏。长夏啖丹荔,两纪傲闲居。忽风飘,连雨打,向西湖。藕花深处,尚能同载麹生无。听子谈天舌本,浇我书空胸次,醉卧踏冰壶。毕竟凌烟像,何似辋川图。

黄面霜须细瘦身,从来未识漫相亲。居然不可市朝往,骨相天生林野人。

皎洁无瑕清玉壶,晓乘华幰向天衢。石建每闻宗谨孝,刘歆不敢衒师儒。谏修郊庙开宸虑,议按休征浅瑞图。今日攀车复何者,辕门垂白一愚夫。

西江风浪夜喧豗,清晓犹闻万籁哀。水驿正随衡雁去,云帆初学海鹏开。山横别浦跳丸度,席对长澜阵马来。快意须防太豪横,斜阳荒港少徘徊。

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宣王追祖宗,考牧与宫室。甘棠能听讼,召伯圣人匹。後生论常高,於世复何实。

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洪钟浑铁铸,悬楼插云势。摇杵一击时,此声振天地。

世路嵚崎两鬓丝,山中留客且伸眉。竹林胜践虽相似,犹恨前贤所欠诗。

唐家甲乙尊门族,谁有流传直到今。一代衣冠王子表,三朝雨露圣人心。曾经竹巷醉双玉,尽出绽绫诺百金。湖海半生今见子,摩挲未负老侵寻。

玉粒尝新稻,金风作好秋。鴈回沙漠信,蝉噪夕阳愁。立久云生岫,归迟月满楼。吟余露华冷,砧杵起江头。

反侧终难寐,寒天候不明。经旬淹厉气,永夜厌滩声。万事呻吟外,他乡儿女情。还闻丧良友,展转泪交横。

小蛮初按曲,趁拍入凉州。宫羽偶失次,回眸顾部头。部头色微嗔,面赭含矫羞。低鬟语同伴,周郎曾顾不。

稼李夭桃扫地无,眼明惊见玉盘盂。扬州省识春风面,看尽群花总不如。

抖擞轩裳一哄尘,任教空翠滴乌巾。老身已到篮舆上,处处青山是故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