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恭的《书渔樵耕牧四画(其一)》
拼音和注音
piān zhōu yè chàng cāng làng qū , cháo fàn lán gāo cuàn xiāng zh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扁舟:1.小船。2.编列众舟为一舟。
沧浪:1.青色的水。。2.古水名。有汉水、汉水之别流、汉水之下流、夏水诸说。
湘竹:即湘妃竹。借指竹席。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原诗
扁舟夜唱沧浪曲,朝饭兰皋爨湘竹。
垂杨轻拂鲤鱼风,千丈春潭晓未绿。
日暮双双得紫鳞,渔家生计任长贫。
豪门绮席银丝脍,愧尔渔郎多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