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歌(七首·有序)

罗城一百廿里长,东藩将此作金汤。
旧基更展三十里,莫剩西门一树樟。

作品评述

《杵歌(七首·有序)》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作品。这首诗以罗城为题材,描绘了罗城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变迁。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杵歌(七首·有序)

罗城一百廿里长,东藩将此作金汤。
旧基更展三十里,莫剩西门一树樟。

诗意:
这首诗以罗城为背景,描绘了罗城的辽阔和壮美。诗人以杵歌的形式,表达了对罗城的深情和对历史的思考。他通过描绘罗城的历史沧桑和遗迹,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代变迁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罗城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变迁。首句“罗城一百廿里长”,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罗城的宏大规模,给人一种辽阔的感觉。接下来的“东藩将此作金汤”,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罗城比喻为金汤,形象地表达了罗城的珍贵和美丽。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罗城的雄伟和壮观。

接下来的两句“旧基更展三十里,莫剩西门一树樟”则表达了罗城的历史沧桑和变迁。诗人指出罗城的旧基广阔,展现了它曾经的辉煌。然而,现在只剩下西门一株樟树,这句话通过对比,表达了罗城的衰落和历史的变迁。这种对比使得诗词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让人对罗城的兴盛与沉寂产生了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了罗城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变迁。通过对罗城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代变迁的思考。他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罗城的兴衰,使得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

诗词推荐

江明雨初歇,山暗云犹湿。未可动归桡,前程风浪急。

儒者给事中,顾公甚魁伟。经明往行河,商略颇应史。劳人又费乏,国计安能已。成功渠有命,得人斯可喜。似闻阻饥余,恶少惊邑里。启钥探珠金,夺怀取姝美。部中十盗发,一二书奏纸。西连魏三河,东尽齐四履。此岂小事哉,何但行治水。使民皆农桑,乃是真儒耳。

莫笑形羸不自支,清虚正与老人宜。矛头淅米谁能食,甑里生尘却自奇。独钓又逢秋晚後,安眠常到日高时。迩来久雨墙垣壤,砟竹东冈自作篱。

曾攀玉李青冥上,亦摘蟠桃缥缈边。定是三生有灵骨,谪归犹作荔支仙。

霭乃出深树,湘山日落时。若非尧女哭,即是楚臣啼。

切切夜闺冷,微微孤烛然。玉盘红泪滴,金烬彩光圆。暖手缝轻素,嚬蛾续断弦。相思咽不语,回向锦屏眠。

三年试邑似从军,救过何心望策勋。但得当时无愧怍,便知后日有芳芬。身名莫叹行将老,学业由来进在勤。子到长安谨交友,杜门切勿混莸薰。

蝉咽凉柯,燕飞尘幕,漏阁签声时度。倦脱纶巾,困便湘竹,桐阴半侵朱户。向抱影凝情处。时闻打窗雨。耿无语。叹文园、近来多病,情绪懒,尊酒易成间阻。缥缈玉京人,想依然、京兆眉妩。翠幕深中,对徽容、空在纨素。待花前月下,见了不教归去。

又是一年修禊时,何须曲水泛金卮。遍尝众酒少亦醉,坐到三更眠未迟。上已巧当寒食日,春风悭放牡丹枝。白头父子灯前语,忘却江湖久别离。

促织谁遣妆,唧唧不能休。揽衣起观,四顾河汉淡如油。露下南山荟尉,风抹西湖菱芰,客感浩悠悠。尚此推不去,岁寿两公侯。自侯归,闲日月,几春秋。东方千骑,何事白首去为州。会有葛公清侣,携上神仙官府,玉案侍前旒。却袖经纶手,归伴赤松游。

寒云惨四垂,万景浩成悲。白日不可见,青天自取欺。晚烟先夜色,宿雨借寒威。泥潦莫相涴,西风会有时。

顾影良堪笑,胡为八尺长。苍颜抗尘土,饿喙说兴亡。竹雨先秋爽,松风生夜凉。爱寻湖上寺,留宿赞公房。

此地无驻马,夜中犹走轮。所以路旁草,少于衣上尘。

倦客凭鞍半醉醒,秋光满眼叹颓龄。日斜野渡放船小,风急渔村摊网腥。客思不堪闻断雁,诗情强半在邮亭。归来更恨城笳咽,烟火昏昏独掩屏。

长恨无钱买好园,好园还在屋东边。周遭旋辟三三径,只怕芒鞋却费钱。

浮世都怜假合身。劝人认取里头人。本来面目好相亲。返照回光知去处,逍遥自在乐天真。锐然颖脱出嚣尘。

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贫窗苦机杼,富家鸣杵砧。天与双明眸,只教识蒿簪。徒惜越娃貌,亦蕴韩娥音。珠玉不到眼,遂无奢侈心。岂知赵飞燕,满髻钗黄金。

月瓣团栾剪赭罗,长条排蕊缀鸣珂。倾阳一点丹心在,承得中天雨露多。

道旁摇漾拂离筵,相顾攀条涕泫然。始信有情无过柳,为君三起又三眠。

不晓身中宝,宁知物外篇。不通真教乱狂颠。指望蓬莱,仰卧摸青天。欲识铅中汞,须知汞里铅。两般颠倒自如然。放出灵飞,空外舞胎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