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歌(七首·有序)

罗城一百廿里长,东藩将此作金汤。
旧基更展三十里,莫剩西门一树樟。

作品评述

《杵歌(七首·有序)》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作品。这首诗以罗城为题材,描绘了罗城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变迁。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杵歌(七首·有序)

罗城一百廿里长,东藩将此作金汤。
旧基更展三十里,莫剩西门一树樟。

诗意:
这首诗以罗城为背景,描绘了罗城的辽阔和壮美。诗人以杵歌的形式,表达了对罗城的深情和对历史的思考。他通过描绘罗城的历史沧桑和遗迹,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代变迁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罗城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变迁。首句“罗城一百廿里长”,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罗城的宏大规模,给人一种辽阔的感觉。接下来的“东藩将此作金汤”,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罗城比喻为金汤,形象地表达了罗城的珍贵和美丽。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罗城的雄伟和壮观。

接下来的两句“旧基更展三十里,莫剩西门一树樟”则表达了罗城的历史沧桑和变迁。诗人指出罗城的旧基广阔,展现了它曾经的辉煌。然而,现在只剩下西门一株樟树,这句话通过对比,表达了罗城的衰落和历史的变迁。这种对比使得诗词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让人对罗城的兴盛与沉寂产生了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了罗城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变迁。通过对罗城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代变迁的思考。他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罗城的兴衰,使得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

诗词推荐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树成多是人先老,垂白看他攀折人。

疏竹漏斜晖,庭间阴复遗。句成苔石茗,吟弄雪窗棋。沙草泉经涩,林斋客集迟。西风虚见逼,未拟问京师。

否极尝闻泰,嗟君独不然。悯凶才稚齿,羸疾主中年。馀力文章秀,生知礼乐全。翰留天帐览,词入帝宫传。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公卿尽虚左,朋识共推先。不恨依穷辙,终期济巨川。才雄望羔雁,寿促背貂蝉。福善闻前录,歼良昧上玄。何辜铩鸾翮,底事碎龙泉。鵩起长沙赋,麟终

世尊有密语,冬到寒食一百五。迦叶不覆蒇,水泄不通已露贜。灵利衲僧如会得,一重雪上一重霜。

武夷仙伯定能诗,解赏仙人张湛词。更诵人间可哀曲,飘飘亦复动人思。

寂寥吾道付万世,忍向时人觅赏音。搔首金城西万里,樽前从此叹人琴。

曲岸群芳歇,高台倦目留。晋山青不断,河潦浊难收。世路功名急,天衢岁月遒。吾生犹可养,嵩麓是耕畴。

风霜枯万物,退谷如春时。穷冬涸江海,杯湖澄清漪。湖尽到谷口,单船近阶墀。湖中更何好,坐见大江水。欹石为水涯,半山在湖里。谷口更何好,绝壑流寒泉。松桂荫茅舍,白云生坐边。武昌不干进,武昌人不厌。退谷正可游,杯湖任来泛。湖上有水鸟,见人不飞鸣。谷口有山兽,往往

雏莺初啭斗尖新。双蕊花娇掌上身。总解满斟偏劝客,多生俱是绮罗人。回波偷顾轻招拍,方响底敲更合B541。豆蔻梢头春欲透,情知巫峡待为云。

定林斋後鸣禽散,只有提壶守屋檐。苦劝道人沽美酒,不应无意引陶潜。

苕水相逢眼便青。贪恋恩波未肯飞。

帘影参差午漏前,盆山绿润雨余天。诗无杰句真衰矣,酒借朱颜却怅然!海燕理巢知再乱,吴蚕放食过三眠。名泉不负吾儿意,一掬丁坑手自煎。

不悭贪,不谄诈。不忆家缘,不说乡中话。不著世情不著假。不做诗词,不敢言行化。志弥高,心转下。云水清闲,内养内无价。乐在其中欣放耍。姓氏人询,倦应扶风马。

叶随流水归何处,牛载寒鸦过别村。

久闻光明山,下有太古雪。大冬剧严凝,厚地愈融结。峥嵘成层冰,千岁终不灭。野翁因斸荒,得此走城阙。初非人磨礲,真是天剞劂。形模如圭长,颜色逾玉洁。巨细皆晶荧,青里俱洞澈。或疑普贤化,谁得昆吾切。太阳一照曜,神光时发越。诚宜置宴坐,相伴修白业。可配寒露壶,清泠

久客相看好,思归得去不。深惭楚醴设,更作贾胡留。岁闰菊花早,霜清竹叶秋。尊前闻见在,不拟说閒愁。

御前羯鼓透春空,笑觉花奴手未工。一曲打开红杏蕊,须知天子是天公。

王春肇嘉气,天命未敢知。四十六年非,今日正一之。昭昭汝初心,敬戒以自持。神明监屋漏,此语不可欺。

昨日去年去,今朝今岁来。去年去不去,今岁来不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